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风水”在小龙虾养殖中的运用

“风水”在小龙虾养殖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9-01-29 00:27:2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报道,  
  小龙虾养殖,首先得选好地方,这个地方的“风水”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一提“风水”,大家都会觉得迷信色彩很重,似乎现在都重视的是现代科学,怎么又搞起封建迷信来了?提出质疑是对的,但笔者个人认为,如果充分理解了“风水”,那么“风水”本身隐含的科学更值得尊重和借鉴。将“风水”的基本原理在小龙虾养殖中用好了,任何地方都会成为养殖“宝地”。

  新建虾稻池
  初步了解“风水”
  在网络上搜搜“风水”,其是这样解释的: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风水”在小龙虾养殖中的运用
  “风水”是相地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要求必须尊重自然法则,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水”运用到小龙虾养殖中,必须要求我们尊重大自然,运用大自然的固有特性,以小龙虾为本,首先改造出一个最适应于小龙虾生长生活繁衍生息的小生态环境。

  水质清澈无污染
  1.地理环境
  小龙虾最适宜水温为20~32℃,当水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时,生长率下降,成虾面对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较强,能适应于40℃以上的高温和-15℃的低温,在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楚河流域均能自然越冬。在酷暑高温和严寒冬季,基本停止生长,以打洞避灾方式度日。根据以上小龙虾的基本生理特性,在选择养殖场地时,长年冰天雪地和酷暑高温的地理环境,理所当然地要放弃养殖小龙虾的念想,所以热带和寒带是不宜建场养殖小龙虾的,选址时,亚热带气候的地理环境较为合适建小龙虾养殖场。
  2.水文特征
  水是生命之源,小龙虾的养殖对水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1)盐度
  小龙虾又称为淡水小龙虾,其在淡水中才能生存繁衍,因此,选址只能在有淡水的区域。淡水盐度为0.5‰以下,以此为依据检测水质。
  (2)pH值
  小龙虾适宜的pH值环境为5.8~8.2,长期过高或过低的pH值环境,对小龙虾的生存繁衍不利。选址时,要提前测定水源的pH值。
  (3)水源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优质和长期的水源至关重要。在现阶段,水源完全没有污染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地上的水,还是地下水,保证长期有水可用是基本的要求,特别是盛夏高温期,小龙虾养殖场必须得具备这个条件!

  优质水源
  (4)径流
  在选址时,了解地方的历年径流是必不可少。在生产期,如果地表径流量(土地表面水的流量,下同)太多(经常下大暴雨、泥石流等),则容易冲毁堤坝,自然是不能选址的;如果径流量太少,水源处无水可供,肯定也会影响效益。径流的走向也必须作为重要的参考,千万不能建在径流量最大的区域。
  (5)污染
  小龙虾虽然能在很多污染很重的环境中生活,但其成活率低、体质差、繁殖困难、产量低、体内污染物富集不能食用等,均会造成投资亏损,因此,污染水源地带不得选址。

  浑浊水
  3.地质特性
  地质方面,比较重要的主要是土壤特征。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保水性最差,不适宜建场。黏质土保水性最好,壤土保水性介于二者之间。后二种均适于建址,壤土更适于小龙虾生存繁衍,应优先选择。

  砂土壤土
  4.常年风向
  依地方常年的风向特征,在建池时,需一并考虑到。比如,常年以南、北风为主的(这是华中地区的主要特征),建池时东西向要比南北向长,这样处理,有利于减轻风浪的共振效应,一来堤坝受损较轻,二来可降低因风浪作用引起的水体混浊度。
  5.高程差值
  在选址时,高程要予以充分考虑。在建场时,尽量要选择高程大体一致的场地,高程差值(通俗而言就是两地之间的落差)太大时,要分段隔开,大体一致高程的单独建成一个池塘,当然,这样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费用。

  高程差值小
  结语
  “风水”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中的奥妙非一日所能悟,但我们遵循其主旨思想,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也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一首打油诗,与大家共勉:
  风顺水顺好建池,顺风顺水好宝地。
  顺着风水好养殖,风水顺着财富拾。
  以上建议为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字】:养殖池塘 地理位置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小龙风水养殖水源选址
江苏淮安千人品蟹见证丰收喜悦 云南省马龙县开展稻鱼共生新模式 逐步实现粮渔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