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通威关于惠州池塘死鱼事件的案例分析

通威关于惠州池塘死鱼事件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5-10-29 01:4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频道独家报道:    一、潼湖养殖场池塘出现大量死鱼现象    2015年4月8日起,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潼湖养殖场92亩池塘 (养鱼水面约80亩)出现大量死鱼现象,包括草鱼、白鲢、花鲢、鲤鱼、罗非鱼、鲫鱼等种类约20万斤。接到消息,通威刘汉元主席召集王尚文副总裁等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统一安排(图1所示);股份严虎总裁向潼湖养殖场发来慰问短信,并指示广东片区总裁助理兼惠州通威总经理刘明锋按刘主席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协助潼湖养殖场处理死鱼事件。    按照刘主席“通威与潼湖养殖场永远在一起”的指示,惠州通威和集团品牌部、总部市场部、设施所迅速组织人员,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通威股份高级顾问吴宗文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赶赴现场调查研究,并及时指导采取急救和无害化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事件引起的经济损失,帮助潼湖养殖场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养殖池塘水质、进排水和死鱼种类、数量,及现有成活鱼约4万斤(大规格草鱼种约2万斤,花鲢、罗非鱼、鲫鱼等约2万斤),进行调研、检测、分析,判断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今年2月底潼湖养殖场向池塘中投放了15吨(500包)未经发酵的鸡粪,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埋下隐患;    ②3月底4月初,气温升高,光照强,引发倒藻现象,4月5-6日池塘透明度为25 cm,4月7日升高至70 cm,藻类大量死亡,细胞破裂,释放藻毒素,此为诱因;    ③4月7日16-18点突降暴雨,导致池塘围栏内储存的鸡粪和集雨区生活污水等进入池塘,池塘水位上升3cm,污水量达1600 m3,此为导火索;    ④4月7-8日气温从30℃急剧下降到16℃(18~20℃时,藻毒素毒性最强),导致水体上下水层密度变化,打破水体正温层,形成密度流,池塘底部沉积的鸡粪、鱼粪、残饵等中的有害物质对流上浮到池塘水体的上、中层水面,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并释放出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物, 导致氨氮等有害物质浓度迅速上升,此二者为直接原因,最终导致缺氧泛池、池塘大量死鱼。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图1.刘汉元主席组织王尚文副总裁、吴宗文研究员、甘晓飞总监等对潼湖养殖场池塘死鱼事件紧急商讨

    二、调查具体情况    惠州通威领导和集团品牌部、总部市场部、设施所等相关人员赶赴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潼湖养殖场92亩池塘死鱼进行了调查。在与养殖场人员的细致交流(图2)后,得到养殖场的基本信息如下:  

  图2. 吴宗文研究员等与养殖场人员交流    1、养殖人员:张XX从事水产养殖19年,有较为丰富的养鱼经验,该池塘是他与合伙人潘XX合作承包养殖,潘XX2014年接触水产养殖行业,养殖经验欠缺,近几年由于潼湖养殖场养殖面积扩增较快,对本池塘的指导和管理精力不够。    2、养殖池塘:总面积92亩,可养鱼水面约80亩,水深3.5m~6m,平均水深4 m。由于去年广东冬天为暖冬,本池塘从去年冬天至今一直处于养殖状态,池塘内建有储存15吨鸡粪围栏,围栏外水面现漂浮着数十包鸡粪。    3、养殖品种和密度:草鱼2000尾/亩、罗非鱼200~250尾/亩、鲫鱼150~200尾/亩、白鲢150尾/亩、花鲢80尾/亩,有少量去年剩下的鲤鱼。另由于去年年底大规格草鱼种价格便宜,潼湖养殖场在池塘中囤积草鱼种(10cm规格)4万余斤。    4、进排水设施:进水主要靠临近部队的4根生活污水管(集雨区农田排水)排入池塘,如图3所示,池塘仅有排表层水设施,无排底层水设施。  

  图3-1.集雨区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水直接流入潼湖养殖场池塘的排污管口  

  图3-2.集雨区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潼湖养殖场池塘的排污口    5、增氧设施:现有叶轮式增氧机6台13.4kW,其中3 kW 2台,2.2 kW 2台,1.5 kW 2台。    6、日常投饲: 4月7日前十天左右,定时定量投喂沉性料28包/日。    7、病害管理:事故前20天,潼湖养殖场使用杀虫药治疗草鱼车轮虫病。    8、水质管理:2月26日向池中投放了15吨鸡粪(500包,每包60斤)。    9、气候特征:去年10月至今,池塘所在地仅有零星降雨2次。    调查组采集了事故前后数日的相关水质数据、异常现象、养殖操作管理等信息,总结如下表所示:  

    三、事故前后潼湖养殖场主要管理措施和产生的现象    1、暴雨前,池塘下风口水面出现黄褐色油膜及气泡,事故发生后,仍有数十包鸡粪袋漂浮于水面;    2、暴雨导致集雨区形成径流,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水,鸡粪储存池中的粪便等随暴雨排入池塘中,污水量达1600 m3,导致80亩池塘水面的水位上升3 cm;    3、暴雨后,气温急剧下降到16度,下降幅度达14度,在随后的2天时间内,池塘表层水温均高于气温,池塘表面有“白色雾气”;    4、4月2日-6日光照强,温度从24℃上升至31℃,高温,强光引起的倒藻,池塘藻类大量死亡,透明度由4月5-6日的25cm,上升至4月7日的70cm;    5、4月8-13日,调查小组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池塘的氨氮浓度达5.4 mg/L,溶氧较低,特别是池塘底部仅有0.5 mg/L;    6、3月中旬曾使用车轮虫杀虫药剂,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杀虫效果,事故中死亡鱼类经组织学解剖(图4所示),未发现细菌性病害症状;近日镜检草鱼腮上每个视野有几十个车轮虫;    7、事故中,潼湖养殖场采取了兑水泼洒葡萄糖、食盐、硫代硫酸钠等措施,但对浮头和死鱼现象没有明显缓解作用;    8、本次事故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死鱼共计约20万斤,剩余约成活4万斤鱼(大规格草鱼鱼种约2万斤,花鲢、罗非鱼、鲫鱼等约2万斤),其中鱼类的死亡先后顺序为:草鱼-白鲢-花鲢-鲫鱼-罗非鱼-小草鱼,如图5所示。    9、4月15日泼洒光合细菌600 L(30箱,每箱4瓶,每瓶5L),4月16日池塘氨氮下降到3 mg/L。 

  图4.死亡草鱼组织学解剖    四、当前采取紧急措施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调查小组查阅了惠州地区未来几日的天气预报,如下图所示:

    由于该塘无外来新水源添加,根据近期的天气预报和池塘的实际情况,吴宗文研究员等提出当前的应急措施如下:    (一)水质调节建议    1、笫一天使用“通威伴侣3”,使用剂量参考说明书,用量可增加20%,其作用为沉降和吸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藻类死亡产生的藻毒素等。    2、次日使用“通威伴侣4”,使用剂量参考说明书,本产品属于多种微生物复合的调水产品,能够分解死亡藻类和鸡粪、鱼粪等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水中氨氮等,起到生态修复作用,同时抑制车轮虫的繁殖生长。    3、车轮虫杀虫药剂毒性大,使用需谨慎,待水质和鱼类体质恢复到正常水平,按说明书使用 “车轮指环王”等高效低毒药物,杀灭草鱼车轮虫等寄生虫病害。    4、根据解剖结果,鱼鳃颜色发乌,证明鱼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已产生中毒现象,应向池塘泼洒VC粉末,用量按0.5 g/m3, 2m水深计算,用量为667g/亩,3天使用一次,共二次;次日再按食盐2-3斤/亩的剂量兑水泼洒。    5、从潼湖养殖场附近小球藻丰富的池塘,抽取小球藻丰富的新水注入池塘,或向池塘内添加小球藻源,全池泼洒10瓶活力藻源(8亩/瓶),5kg每瓶,小球藻含量≥ 2×107个/毫升,连续使用2天( 4瓶1箱,240元一箱)。    6、光合细菌, 按说明书全池泼洒,5 Kg/桶,每桶30元。




图5.大量死鱼堆积于塘边    (二) 增加增氧设施建议    1、池塘无进排水设施,只能通过机械增氧来改善水体溶氧水平,现池塘有叶轮增养殖机:3 kW2台,2.2 kW 2台,1.5 kW 2台。    2、由于4月19-20日又将迎来降雨和降温天气,连续的阴雨天气将会对养殖生产中池塘的溶氧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在4月18日前,安装5 kW微孔增氧机4套(7000元/套左右,广东农机补贴1200元/套),1.5kW水车增氧机10台(1400元/台左右,广东农机补贴360元/台),0.75 kW涌浪机3台(1200元/台左右,可后期安装),以改善总体增氧效率,当前将总增氧功率提升至50.65 kW,平均亩增氧功率从0.16 kW/亩提升至0.63 kW/亩,以免造成鱼类死亡等危害。    3、另购置容积210 L液氧罐2个,价格约1.2万元/个。以避免投饲区增氧不够充分,因池塘剩余较多小草鱼和其他鱼类共计4万余斤,液氧罐的储备供应急情况使用。    (三) 新建污水沉淀净化池建议    按照刘主席指示,建议在鱼池公路边的空地上,新建一个面积为2亩,深1.5 m的薄膜防渗污水沉淀净化池,将四根污水管引入此污水沉淀净化池,池面30%水面安装水生植物栽培浮床, 通过生物和物理作用净化水质,待净化池的水质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后,再排入池塘循环利用。    (四)增加池塘底排污改造建议    针对池塘底部沉积大量鸡粪、鱼粪、残饵等营养物质,且仅有表层排水设施,建议针对该池塘新建一套底排污循环养殖系统。本系统包含池塘污物聚集技术、底排污技术、固液分离技术,配套池塘复合均衡增氧技术、湿地净化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良池塘养殖水质,提高养鱼产量,实现节能减排。包括设计池塘坡度、池塘底排污水口、防逃网、截止阀、排污管、排污管固定器、污水固液分离池、人工湿地等。在养殖池塘中,养殖沉积物随鱼类活动和增氧机搅动自动进入池塘底排污口,通过抽提排污插管和打开闸阀,养殖沉积物和污水可由池塘水静压力作用自动排出。排出的底层污水进入固液分离池,将污水中的粪便、残饵、其他悬浮颗粒物等沉淀分离,沉淀物做农作物的有机肥料或作为沼气池发酵原料,上清液排入污水沉淀净化池,种植水生植物和养殖滤食性鱼类等,通过生物净化作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后再循环利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确保该池塘持续高效产出质量安全的水产品。    五、潼湖养殖场池塘大量死鱼原因分析    通威总部高级技术顾问吴宗文老师、总部品牌管理中心甘晓飞总监、水产市场部张元华经理和惠州通威刘明锋总经理等相关人员亲自到潼湖养殖场进行调研(图5所示),发现潼湖养殖场在池塘建设、管理和养殖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泛塘死亡的原因。  



  图5.调查小组赶赴潼湖养殖场    1、池塘无底排污工程设施    该池塘无底排污工程设施,仍是传统养殖池塘采用的排表层水设施。导致排掉上层溶氧、藻类含量较高的“好水”,而年亩产成鱼2000斤以上的池塘,又无新水更换,底部沉积的鱼粪、残饵等随着养殖周期延长越来越多,超出水体自净能力,成为池塘里不定时的一个炸药包,为此次灾害事故埋下隐患。    2、施肥养鱼传统习惯    鸡粪储存池,直接围栏于池塘内,同时数十袋漂浮于池塘内,臭气熏天,遇到暴雨和洪水灾害,鸡粪等污染物将直接造成危害;生活污水排水管路直接进入池塘,特别在冬、春后突降暴雨,将沉积的生活污水等冲入池塘,其中的大量有机物加剧了池塘的耗氧能力,进一步恶化了鱼类生存环境。    3、增氧设备严重不足,且增氧机种类不配套    本池塘养殖密度大(载鱼量达3000斤/亩),对溶氧要求较高,然而潼湖养殖场平时不重视增氧,为节约电费,仅安装13.4 kW增氧机,当遇到类似本次事件的大量耗氧有机物进入池塘时,开启所有增氧机和泼洒增氧粉也只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4、天气原因(高温导致倒藻,暴雨导致密度流)    2015年3月底来广东一直处于较高温度的状态,气温最高升至31度,近半年内仅有两次零星降雨,4月2日-6日的连续升温和强光照引发倒藻,池塘水体透明度由25cm激增为70cm(图6所示),水色迅速变化,藻类死亡分解产生藻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目前水体中污染最普遍的微囊藻毒素,简称MC,而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微囊藻的毒性增强(一般认为在18~20℃时,微囊藻毒素的毒性最强),其能够改变酶活性,造成细胞内生理紊乱,从而引起肝细胞骨架破坏,降低鱼体免疫功能;而4月8日突降暴雨,气温、气压急剧降低(气温骤降14度,由30度下降至16度)导致水体密度流,打破正温层。池塘底层高度“氧债”的鸡粪、鱼粪、残饵、底泥及缺氧水体对流到上、中层。这些物质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导致池塘水体溶氧降低(溶氧低至0.5mg/L,如图7所示),最终导致池塘整体缺氧和泛池。  

  图6.吴宗文专家测定池塘透明度


    图7.潼湖养殖场检测水质和解剖鱼体和设备上显示的溶氧指数低至0.5mg/L    5.氨氮中毒    池塘水源未采用“雨污分流”,暴雨导致生活污水、鸡粪等有害物质直接流入池塘,产生大量的氨类物质,氨氮含量升高,超过鱼类的承受极限,达到了5.4mg/L,而此时池塘已经缺氧,对鱼来说就是雪上加霜。而泼洒葡萄糖、硫代硫酸钠、食盐等物质对缓解氨氮毒性作用不大,故潼湖养殖场的急救措施没有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死鱼事件是一起养殖管理不当,天灾加速等多因素综合导致的水产养殖事故。    致谢:    对于本文章的数据收集、图片采集、文字修改方面,特感谢吴宗文专家及甘晓飞、刘明锋、张强、张元华、漆树林、蒋礼平、梁勤朗、邓棚文、李莉等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字】: 通威 惠州 死鱼事件 案例分析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池塘养殖场养殖导致
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园林道路工程技术 稻田养鳅基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