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湖南常德:“鱼鳖共舞”让水产养殖起死回生

湖南常德:“鱼鳖共舞”让水产养殖起死回生

发布时间:2016-05-24 08:10:30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记者 王伟杰 实习生 易姣

    相传唐朝诗人李白游历西洞庭时曾泛舟湖上,毡帽不慎落入湖中,毡帽湖因此得名,因感慨湖乡美景,还留下了“小舟追天边,鱼儿欢作伴。腹饥采香莲,口渴柑橘甜。”的诗篇。西洞庭管理区毡帽湖村虽有着“鱼儿欢游、香莲饱腹”的田园风光,但10多年前,村民们却是守着“美景”过着穷日子。

    11月17日,记者在毡帽湖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生态养殖水塘连成一片,大棚蔬菜一垄接一垄,收割机造访过的稻田似乎正唱着田野欢歌。让贫困的毡帽湖村蜕变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美丽乡村的,正是村支部书记黄长明。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毡帽湖村先后成立了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浩鑫农场,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共同致富新路子。

    “鱼鳖共舞”让水产养殖起死回生

    “一个村想致富,不能只依赖政府扶持,必须要发展特色产业。” “搞农业除了能吃苦,还要有想法、有闯劲、有技术。”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双手布满厚茧的黄长明谈起农业来头头是道。

    黄长明这位53岁的汉子,从外表上看,有农民地道的“土”气,但他的话语中、思想里透露出的却满是“洋”味。

    随着西湖农场的改制,1998年,原在农场工作的黄长明被任命为毡帽湖村支部书记。当时,正值水产养殖的低谷期,很多村民亏损严重,村里经济一片萧条,作为一名从常德农校水产专业进修过的技术员,看到村民纷纷清空鱼塘另寻出路,他深感痛心。如果摒弃水产养殖传统产业,怎样才能让毡帽湖村村民发家致富?是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结。经过苦苦思索,黄长明认为,毡帽湖村有着优良的水域养殖资源和传统,发展水产养殖应该是一条好路子。

    接下来,黄长明开始摸索,并劝导村民继续发展水产养殖,但在当时他的劝导并没有令多少人动心。“我知道村民之前都亏怕了,如果自己不带头搞出点名堂来,村民也不敢去搞。”黄长明有个观点,“自己不能富,不能当干部;如果只顾自己富,那就不配当干部。”随后,他决定先行先试,承包了几十亩鱼塘,先后尝试了鳜鱼精养、美国叉尾鮰套养、黄鳝套养等多种模式,但最终都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我们最大问题是没有瞄准市场!”深刻反思之后的黄长明,意识到只有将目标瞄准新市场,生态水产养殖才有出路。随后,通过对周边区县养殖场的多次考察,他将目标锁定在“鱼鳖混养”模式上。

  立说立行。当年黄长明带着同样看好这一商机的村民杨文正和丁德明开始了“鱼鳖混养”之路,成为全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在刚开始时,由于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投放的鱼苗品种没有搭配好,饲料浪费严重,成本大幅超过预期,鱼塘的水质也急剧恶化,黄长明尝尽了苦果。一贯善于钻研的黄长明,在一次次失误的尝试中,终于摸索出了合理混养的独特经验,创办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化养殖模式,即让名贵鱼与常规鱼、肉食性鱼与草食性鱼、吃浮游微生物的鱼与吃饲料的鱼合理搭配混养,让蛋白质合理循环,最大限度节约饲料。每亩投放规格为50-300克的仔鳖30-80只,作鱼塘的“义务清洁工”,及时吃掉死鱼,以防死鱼破坏水质。另外,每年投放大量400-700克的鳖鱼,通过两年的生态化养殖,长到2000克以上再卖出去。这样,既涨价又增重,养鳖鱼的利润就提高了很多。每亩还投放乌鳢、鳜鱼、黄颡等鱼苗各10-30条,让它们去吃掉商品价值低的小鱼小虾,从而保障商品价值高的鱼的饲料供应,使饲料发挥最大效益。

    效益最有说服力,因“鱼鳖混养”的投入成本低、风险较小、经济效益好,黄长明自己也尝到了甜头。到第二年约一半村民跟了上来,渐渐的,毡帽湖村的水产养殖开始起死回生、峰回路转。2010年,毡帽湖水产生态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生态水产养殖也渐成规模。全体社员在他的毫无保留的耐心指导下,都采用了这种混养模式,养殖效益一年胜过一年。

    村民们的信任让黄长明既感欣慰又感责任巨大。因担心鱼塘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村民亏损,这么多年来,黄长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清晨都要到那些不擅经营村民的鱼塘、田地转一圈。2014年9月3日早晨6点,他发现张泽新家的22亩鱼塘有疫情,大量鱼浮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损失20万元以上,张泽新家就会倾家荡产!黄长明一边通知张泽新,一边通知全体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前来帮忙,开增氧机,撒增氧粉,打捞病鱼死鱼3150多市斤,基本控制了疫情。事后谈起这件事,张泽新眼睛发红:“有黄书记这样的村干部,是我们的幸事啊……”

    目前,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独创了“生物防治鱼病代替药物防治技术”,避免了药物污染,提高了效益。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发展至今,合作社共有养殖户58户,2014年销售商品鳖50余吨, “毡帽湖洲牌”生态养殖高仿野生甲鱼成为抢手货, 绝大部分销往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养殖户年纯收入最多的达到20万元以上,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大棚蔬菜助民“点土成金”

    在村里人看来,黄长明不仅胆大敢闯,而且想法超前。

    虽然鱼鳖混养得到迅速推广,但并非所有村民都干起生态养殖。即使黄长明提供了信息,交给技术,传授了经验,有的村民依然养不好鱼鳖、种不好田。有的甚至也连连亏损,生活十分困难。黄长明认识到,一个村要兴旺,养殖业、种植业必须一起抓。2011年,黄长明开始探索种植业发展的新路子——大棚蔬菜种植。

    可是,这条新路子要比生态养殖更不被人所接受。

    对习惯种植甘蔗的毡帽湖村民来说,大棚蔬菜完全是个新事物。甘蔗大户付建军曾表示,在毡帽湖搞设施蔬菜是件不敢想的事,哪个敢冒这么大的险呢?不仅如此,就连有些专家也认为,毡帽湖温差太大,不适宜种植大棚蔬菜。但执着的黄长明,却始终坚信大棚蔬菜会给毡帽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年,毡帽湖果蔬专业合作社在村民的将信将疑中成立。

    黄长明带领一部分村民小面积试种了辣椒、茄子、丝瓜、冬瓜等品种。头年来势就不错,特别是发展辣椒长势最好,效益也最高。随后,专业合作社适当地扩展了辣椒种植面积。

    黄长明告诉记者,常德人春、冬两季吃的辣椒主要是依赖海南、安徽两省。如何让本地辣椒越冬,在市区两级蔬菜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黄长明开始潜心带领村民研究“秋延后”辣椒的种植。经过不断摸索,黄长明发现“秋延后”辣椒种植的关键在于保鲜技术。为了攻克保鲜技术难关,黄长明专门从安徽和县引进了最新的在田保鲜栽培技术。为了随时对大棚温度进行跟踪测量,一遇天气变化黄长明就往大棚里跑,妻子忍不住抱怨说:“对儿子都没这么精心过。”黄长明回应说,“孩子是自家的宝贝疙瘩,这辣椒说不定就是全村人的金疙瘩了。”

    果然,大棚辣椒成了毡帽湖村的金疙瘩。

    2013年,村民付建军建了2亩多的大棚,一季大棚纯收入就超过1.5万元。付建军告诉记者,当年他也算是毡帽湖村的风云人物,他种过甘蔗、白菜、冬瓜等,但都没见什么效益。特别是有一年投资3万多,种了40亩西瓜,得到的回报仅仅1800元。由于年年亏损,有几年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在万般无奈下还向黄书记借过4000元钱,一度对种地失去了信心,干起了打米的生意。直到开始搞大棚蔬菜种植,才知道种地原来也如此赚钱。去年,付建军种了12亩大棚辣椒,收入达到14万元。“种了大半辈子地头一次看到这么多钱,你看我的越野车就是种辣椒赚的。”付建军笑得合不拢嘴,今年他预计大棚辣椒销售收入将超过25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棚辣椒的良好效益如一针兴奋剂,扎在了毡帽湖每一个村民心里,村民们热情迅速高涨。黄长明顺势而为,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了一个专业化、高标准的大棚秋延辣椒生产基地。今年,全村种植大棚辣椒近200多亩。市农委、市蔬菜办在全市大力推广了毡帽湖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秋延后”辣椒技术。省蔬菜办、省农科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考察后称赞说:“毡帽湖果蔬专业协会种植‘秋延后’辣椒成功是一次重大突破,技术达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种田托起田野希望

    土地是农民的希望。

    但早些年,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种田效益差,耕地抛荒现象比较严重。决不能让田地荒废!黄长明一边带领群众发展养殖、种植蔬菜,还一边投身水稻种植研究。2012年,他租用了村民们抛荒的450亩水田种植水稻,获单产690公斤每亩,每亩获纯收入400多元。尝到甜头之后,2013年,他租用了750亩种植稻谷,其中520亩种植双季稻,其余的种植一季稻,共收稻谷60多万公斤。双季稻每亩获纯收入500-700元,一季稻400-500元。

    接着,黄长明创办了浩鑫家庭农场,养鱼98亩,种植水稻近千亩。去年,由于自然灾害严重,日照不足,湘西北水稻单产普遍下降。可黄长明依然获得了单产475公斤每亩、每亩纯收入800元的好成绩。黄长明还告诉记者,近千亩的田地,他去年长期只雇用一人!他说:“这主要是依靠科学种田、机械化种田。”

    黄长明说,过去我们用水牛耕地,一头牛,一个劳力,一天只能翻耕两三亩,还要整田两三天才能插秧,他雇用七八台机械,忙碌十多天,1150亩水田就整好了,并且不再用人工插秧。过去,一名插秧能手一天只能插秧一亩多,现在,一个壮劳力撒播稻种一天可达上百亩。不过,撒播稻种风险比较大,要掌握好天气预报,管理难度也比较大。于是,黄长明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实施部分撒播、部分抛秧的模式。过去,一个劳力一天只能拔草1至3亩,一季水稻要拔草2至3次。现在采用生物除草,将除草治虫相结合,喷施农药机械也进步多了,有半机械化的、全机械化的,甚至还有飞行器或飞机喷施的,工效是人力的几十倍、成百上千倍。大大提高了效率,实现统防统治。

    黄长明大胆承包千亩耕地,实行科技种田和农业机械化的事迹,得到了上级政府充分肯定。他也先后捧回了 “常德市种粮大户”和“湖南省种粮大户”等荣誉称号。

    “回首这17年来,有苦有甜。看到毡帽湖村从贫困村变为人居环境好、村级经济富裕的美丽乡村,这是我最大的欣慰。我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告诉大家:种田有搞头、农民有当头、田野有希望。”黄长明感慨地说。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长明村民种植辣椒大棚
浙江义乌佛堂大队开展初级水产品百日会战 五月份河蟹养殖管理几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