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广东河源本地也产小龙虾 | 和平县试点“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

广东河源本地也产小龙虾 | 和平县试点“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

发布时间:2020-02-16 01:1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5 月 29 日,技术人员对示范基地养殖的小龙虾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黄世军 摄

在 5 月 13 日举行的 2018 年和平县稻虾养殖技术培训班上,和平县 100 多位农民集中上了一堂 " 特殊 " 课——小龙虾养殖实用技术。他们怀着增收致富的愿景,第一次亲密接触了 " 小龙虾 " 这一新鲜事物,聆听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王广军所作的《小龙虾养殖技术及发展前景》主题报告。 养殖小龙虾对和平大部分农户来说,实为 " 新鲜事物 ",而在广东七叠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陈国富眼里,经过几年来与小龙虾的 " 亲密接触 ",他致力于把小龙虾变为当地农户的 " 致富虾 "

小龙虾 , 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1929 年经过日本引进我国,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秋季是其主要繁殖季节。近年来,小龙虾餐饮市场可谓 " 火爆 ",餐馆已经遍地开花。因为市场销售量大,全国各地纷纷 " 开启 " 各种不同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2016 年,和平县以广东七叠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在林寨镇开展 " 虾稻共作 " 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实验工作,对小龙虾的繁殖进行初步探索,并在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成功。目前,林寨镇已经建成了 600 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 300 亩小龙虾繁育示范基地。

记者日前在位于林寨镇石镇村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看到,水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在水田四周开挖了一条浅沟,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正是 " 稻虾共作 " 生态养殖模式的生动写照。陈国富介绍,在 " 稻虾共作 " 模式下,稻虾共生,稻田不施农药,既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质量,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体系。" 去年,示范基地不仅稻米产量没有减少,每亩小龙虾的产量达 300 多斤,算下来,一亩田的产值过万元,比单纯种植水稻的收入大大增加。"

林寨镇明星村村民陈永盟今年打算在自家的五亩稻田里养小龙虾。在他看来," 虾稻共作 " 实现了 " 一田两用 ",不仅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人指导,销路还不用发愁。

和平小龙虾的养殖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近日,省农业厅副厅长郑惠典、省海洋渔业厅副巡视员杨文葵、市农业局局长叶发兴等相继到养殖基地调研小龙虾产业化发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和平县在前期养殖探索的基础上,接下来将采用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的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通过企业提供虾苗、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方式,打消农户顾虑。该县还计划在林寨镇兴井、楼镇、石镇等 8 个村,建设总面积约 6000 亩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带动各镇村农户走稻虾综合种养致富之路,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黄世军

值班主任 刘远朋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小龙养殖和平模式农户
重庆重庆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鱼病专家到潼南考察 安徽安庆市启动长江捕捞渔船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