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水产养殖中病毒病害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控

水产养殖中病毒病害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控

发布时间:2020-04-03 03:05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文 | 图 珠海容川技术部 钱博士团队 肖诗强 冼华辉 赵庆凯 闫立民

一场疫情让人们见识到了病毒的可怕,在举国抗击疫情的同时,关注思考水产养殖中病毒性疾病预防同样不可小视!近年来主要养殖种类的病毒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以前大量发病的草鱼出血病、海水鱼真鲷虹彩病毒病、鳜鱼脾肾坏死病毒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有增无减。

同时在我国陆续新发现的一些病毒病,如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鱼疱疹病毒病给鲤鱼、鲫鱼的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造成巨大影响,弹状病毒病也给海鲈、加州鲈、杂交鳢和鳜鱼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凶猛的病毒疾病又该如何防控呢?钱博士团队通过市场走访调研、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水产养殖病毒研究现状及防控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水产病毒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 国内已解析的水产动物病毒基因组有数十种,而新分离鉴定的毒株则更多。迄今已报道可引起鱼类病毒病的病原有上百种,常见的也有20余种,大多数属于弹状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少数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节段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反转录病毒科、和正黏病毒科等。

弹状病毒科主要包括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鳜鱼弹状病毒等;
虹彩病毒科主要包括、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淋巴囊肿病毒、日本鳗鲡虹彩病毒、鲈鱼虹彩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等;
疱疹病毒科主要包括锦鲤疱疹病毒、鲤鱼痘疮病毒等;
呼肠孤病毒科常见的有草鱼呼肠孤病毒;
双节段RNA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
野田病毒科常见的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



二、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品种和水温有关

例如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在鲤中 发生,发病温度为11~17℃,超过22℃不发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和锦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23~28℃,低于18℃或 高于30℃不发病;草鱼出血病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在水温 20~30℃特别是25~28℃时为流行高峰。

2、鱼类病毒病难以用药物控制

病毒不能自身增殖,必须依靠宿主细胞内的能量和物质增殖,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生物。抗生素等药物对病毒性疾病基本没有作用。鱼类一旦感染病毒性疾病,大多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3、隔离和控制难度大

鱼类生活在水中,病毒以水体为媒介传播,一条鱼发病后整个池塘的鱼很快都会感染,因此鱼类病毒病发病后很难控制。

三、鱼类病毒传统鉴定方式和特点

1、病毒培养

包括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方式,但是很多病毒缺乏特异的细胞系。



2、电镜观察

用显微电镜直接观察病毒形态结构,其灵敏性较低,许多情况下根本无法观察到。



3、血清学反应

制备抗体进行酶联反应,检测目标病毒抗原,但是部分抗体制备难度较大。



4、PCR法:(RT-) PCR等

 通过设计引物,核酸扩增,电泳跑胶,判断是否含有目标核酸再结合病理切片观察和现场流行病学观察;但必须已知病毒的 DNA 序列。



PCR法鉴定原理图

四、病毒疾病的致病机理

1、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主要包括病毒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1)细胞溶解;(2)稳定状态感染;
(3)细胞凋亡;(4)细胞增生转化。



2、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1)亲嗜性和组织器官的损伤。

(2)免疫病理损伤:自身抗原会导致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


病毒病的死亡数量与时间曲线示意图

五、病毒疾病的传播机制

从国内外对鱼、虾、蟹、 贝等水产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结果看, 病毒的传播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垂直传播, 另一条是水平传播。鱼类病毒的水平传播与食物传递、体表感染以及水环境中的某些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 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滋生场地和传播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
2、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液、分泌物经过鳃、口传播;
3、污染水源和池底淤泥;
4、网具等工具传染和野生生物。



六、水产病毒疾病的防治

水产动物机体内感染的病毒目前几乎没有药物可直接将其彻底杀灭,而只能由动物本身的免疫细胞、亚细胞及其分泌物来将病毒消灭。因此通过研发免疫抗病毒药物,提高水产动物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力,重构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是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病毒病的基本出路。目前主要以以下几种方案:

1、通过鱼用疫苗预防

水产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且符合不污染环境、水产食品无药物残留的要求,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界研究与开发的主流产品。我国的水产疫苗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始于上世纪70年代草鱼出血病土法疫苗研究,但是进步缓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研究的水产疫苗种类达50余种,涉及病原近30种,但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的水产疫苗只有5种,获得生产批文的水产疫苗仅有草鱼出血病活疫苗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2种,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般疫苗制备流程图

水产疫苗的常用接种方式主要有浸泡、注射和口服。水产疫苗的注射接种主要分为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肌肉注射主要用于DNA疫苗等核 酸疫苗的接种,而腹腔注射主要用于传统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接种,但是个体差异、水质差异、气候差异等可能会出现疫苗效价不确定的问题,如果疫苗正常注射而不能表现高效价,也会出现免疫脱靶。综合来看鱼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和疫苗佐剂研究的研究逐步深入,也促进了水产养殖技术的迅速发展。

2、通过中草药提高鱼体免疫能力防治

中草药长期以来在水产养殖中被用作引诱剂、生长促进剂、抗菌剂和疫预防剂,被认为是抗生素、化学品、疫苗和其他合成化合物的有效替代品。



大部分草药含有包括多糖、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和单宁,以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许多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研究表明,这些有效成分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酶活性,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病性,提高肉类品质。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诱导机体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提高免疫球蛋白质含量,促进抗体形成,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3)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活性和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4)提高水产动物溶菌酶、溶血素和补体含量,增强生理防御功能。

(5)促进免疫器官发育,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性病原菌增殖,减少肠道疾病。


新型广谱抗病毒中药可溶性粉

3、养殖过程管理预防

(1)选择无病毒鱼苗:在鱼苗选择方面,要重视选苗过程,留心观察,选择口碑、技术较为优质的苗场,必要时取样进行病毒检测。

(2)保持低密度的养殖:稳定水质,多投喂糖类或者是益生菌、免疫增强等饲料,提升鱼体的免疫能力。

(3)诱发因数控制:常见的病毒病发生的诱发因素有水变倒藻、刺激性大的药物应激、台风暴雨引起的水质剧烈变化、缺氧、气泡病、过量投喂、大量换水、拉网、施肥不当等。有效控制诱发因数能较大程度减少患病几率!

(4)传播途径预防:防水源传染、防网具等工具传染、防病死鱼传染、防野虾、野蟹等甲壳动物传染。

 小  结 

目前科学的养殖理念还是七分预防、二分护养和一分治疗,所以重点还是要做好养殖过程管理预防疾病,同时控制水体环境等一些诱发因素能大大降低疾病产生风险。注重过程中寄生虫的查杀,守好第一道防线。必要时增强体质保健预防,不给病害可乘之机。

以上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疫情期间注意防护,钱博士团队祝大家养殖顺利!(出处:海大农牧)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病毒主要免疫水产疾病
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开展水产养殖户执法检查 消费旺季即将到来,9月份大菱鲆价格将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