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虾类养殖海门市推广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模式

海门市推广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5-06-17 08:13:2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虾类养殖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结构调整措施,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海门市充分认识和把握现状,不断普及渔业先进实用科技和改进现有养殖方式及养殖模式,该市的河沟养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河沟水面进行发包并从事淡水养殖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村的水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对实现该市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沟养殖的现状

  1、规模效益不断扩大

  海门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沟纵横。近年来,该市根据各乡镇渔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普及一些渔业先进实用科技,促进了河沟养殖的进一步飞跃。至2008年底,全市已发展河沟养殖面积5.2万亩,产量7600吨,产量占全市淡水养殖的1/3,产值达到9120万元。河沟养殖规模的壮大和效益的不断上升,为该市的淡水养殖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已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2、养殖结构模式趋于合理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渔业结构调整措施,海门市河沟养殖模式逐步趋于合理,并形成了几大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一是以鱼为主混养河蟹产值5000元/亩,利润1500—2000元/亩。二是以河蟹为主混养鲢鳙鱼产值4800元/亩,利润在2000元/亩以上。三是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模式,实现亩产量22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小龙虾80公斤,鱼100公斤。亩产值5200元。亩利润2500元。此外,该市三厂镇和三星镇利用河道进行黄鳝网箱养殖,也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这些高效养殖模式改善了原来结构单一的河沟养殖,河沟水体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河沟养殖的水面产出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养殖生产不断向质量化、标准化推进

  近年来,我们以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和产品质量控制为重点,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检查检测体系,着力推进渔业质量安全建设。加强污染源达标排放、沟河整治和渔业投入品管理工作,同时把河沟养殖和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养殖模式、统一养殖技术、统一病防措施,进一步提升水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包场镇镇东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了小龙虾健康养殖园区,注册了“海圣”牌商标。商标注册以后,水产品价格较本地区同类产品提高了10%以上。

  二、河沟养殖的发展途径

  1、以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河沟养殖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近年来, 我市结合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广泛发动河沟养殖户积极参与,并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大力普及渔业科技知识,推广渔业先进实用技术,使广大河沟养殖示范户真正学以致用。在今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大篷车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省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在沿江渔场和包场镇的相关养殖户塘口河边,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养殖技术培训及现场咨询会。专家们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渔业科技知识,养殖户纷纷表示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他们对渔业科技入户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渔农民增收保驾护航。一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在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根据各地河沟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效手段,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养殖户进行实用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科技水平。二是为养殖户组织优质苗种。针对大部分河沟养殖户养殖面积不大、对水产苗种的需求量不多,但又确实需要的情况,我们想方设法为他们集中组织优质苗种,将苗种送到河沟边。三是建立病害防治测报体系,在每个乡镇都配备快速水质测试仪,由乡镇专门的测报员对养殖河沟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测报,重大疫病及时上报,同时我们将相应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反馈下去,有效地减少了水产病害的发生。

<$[信息内容]>end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养殖河沟渔业科技
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农委检查汛期渔船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