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虾类养殖中国对虾怎样进行养殖管理

中国对虾怎样进行养殖管理

发布时间:2016-02-03 08:24:1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虾类养殖
报道日常观测工作

    1、用水层温度计测定最低及最高水温;用溶介氧测定仪或化学分析法,每日6时及16时测定池水温度和溶介氧含量。不定期地测定盐度和池水的透明度。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定期或不定期测定池水的PH值、氨氮及硫化氢的含量。 

    2、注意闸门、围网有无漏水跑虾,注意堤坝有无漏水、决口及漫水的危险,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观察对虾活动和分布情况,注意对虾的健康状况,检查池底及池边有无死虾。 

    4、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为确定投饵量提供依据。 

    水质管理 

    1、水环境指标 

    1)盐度1-36‰,但突变幅度不能太大,日变化幅度不应超过5‰。养成期间盐度最好控制在10-28‰。 

    2)PH值应控制在7.8-9.0;溶解氧4毫克/升;氨氮0.6毫克/升;底层水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001毫克/升;透明度40-60厘米。 

    2、水环境调节方法 

    进排水或添加水,应根据虾池水质状况灵活掌握。从海中提取的海水,需先经蓄水了池蓄存72小时或结合投施一部分漂白粉等消毒后再纳入虾池。 

    1)添水与换水 

    养殖初期仍使用60目锥形网,逐日向池内添水,每日加深3-5厘米,在0-30天加水至1.5米。以后,视水质情况、每日或数日换水一次。 

    养殖中期是高温期,为了避免底层水温过高,应尽量增加水深,并根据水质状况每2-3天换水20-30%。改用20目锥形网换水。 

    养殖后期水温适宜,池底污染加重,为增加底层氧含量,池水可适当减浅,并根据水质状况增大换水量。改用网目0.5-1厘米的聚乙烯合股线锥形网进水。如养殖中后期周围虾池发病严重,应利用蓄水池进行药物处理后再行换水。 

    2)底质处理 

    底质污染是水质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保证和正确处理好底质,是改良水环境的有效办法。除适量投饵外,还应经常地捞出饵台及池角的污泥、残饵。底质污染严重时,还可向池内投放底质改良剂,避免硫化氢的产生和化学耗氧量的增高。 

    3)池水增氧 

    高密度精养池塘,为了增加池中氧含量,改善水质条件,可根据条件使用增氧机等增加池水中氧含量。 

    4)添加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不仅能有效降低虾池氨氮含量,而且还能改善虾池生态环境,减少发病率,提高单产。






                                       编辑:庞琪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含量池水水质增加根据
西非风格水草造景的特点 印度出台促进渔业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