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虾类养殖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苗种生产(三)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苗种生产(三)

发布时间:2016-02-04 08:13:1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虾类养殖
报道●饵料培养

对虾幼体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的要求并非一致。无节幼体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蚤状幼体以单胞藻类为食,后期也以小型浮游动物(轮虫、贝类幼体等)为饵。糠虾幼体除继续以上述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外,也摄食小型的卤虫幼体,仔虾则以卤虫幼体为主要食物,较大的仔虾也可投喂细碎的蛤肉。

1、单胞藻类培养
培养单胞藻类,既可满足对虾幼体需要,又能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净化水质和调节池内光线。此外单胞藻类又量培养繁殖轮虫或其他浮游动物的饵料。

(1)专门设施培养
①海水和工具消毒:
藻类培养最忌受污染,使用的海水和用具一定要经济严格消毒。少量用水(藻种培养)可加热至初沸状态(80℃,持续20~30分钟)冷却待用;大量用水(扩大培养)可经沙滤取得。培养藻类用的工具要高温灭菌。金属或玻璃小工具可直接烧灼,小容器可进行煮沸,对于不耐热的塑料容器可用70%酒精擦拭或在200×10-6~300×10-6的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或5×10-6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4次。

②培养液的配制:
培养液由洁净的海水加入营养盐配制而成。营养盐有无要肥(化肥)和有机肥(例如人粪尿或牲畜粪便发酵后的浸出液、蛤蜊汁等)。常用的无机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硫本以铵;磷肥有磷酸二氢钾;铁肥有柠檬酸铁等。如培养硅藻类,水体中应有氮、磷、铁、硅等4种元素,培养绿藻和金藻则不必加硅元素。培养液浓度(以氮元素浓度为标准)可分3级:低浓度培养液中的含氮量为5×10-6~15×10-6,中浓度为16×10-6~30×10-6,高浓度在80×10-6以上。使用低浓度培养液,藻类早期生长繁殖效果好,但持续时间短,培养过程中需多次追肥(2~3天1次)。高浓度培养液对藻类早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肥效期长,对藻类后期生长有促进作用,常用于保种培养。中浓度培养液介于两者之间,常用于藻种培养。

③藻种培养和扩大培养:
应选择色泽鲜艳(硅藻类为亮黄褐色,绿藻类为鲜绿色)、无沉淀或无明显附壁的藻液接种。藻种培养可在小容器(500毫升三角烧瓶)中进行。为防止污染,瓶口可堵以消毒棉花。藻种培养如不在充气条件下进行,需经常摇动瓶体(1日至少3~5次),使藻体分布均匀,减少沉淀,有条件时可用带有滤气装置的空压机通气搅拌。在培养过程中,要避免强光直射;要注意观察藻类生长状况,及时调整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其快速繁殖。为防止藻种老化,使藻体更新,须适时接种到新的培养液中,以维持藻类正常生活状态。
扩大培养可在水簇箱、饵料培养池或其他闲池中进行。饵料培养池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最好镶有白瓷砖。培养程序为进水--施肥--接种。初次进水约10厘米。过深则光照不足,影响培养效果。进水后立即施肥。施用化肥时先将肥料溶化再泼于池内,搅动池水使之扩散均匀。施肥后就可将已培养到一定密度的藻种接种到池内。接种量因种而异,一般需保持较高浓度。如三角褐指藻为100万个/毫升;角毛藻为50万个/毫升;扁藻为10万个/毫升。使单胞藻类一开始就能保持数量优势。
单胞藻培养管理,要做到四勤",即勤检查、勤搅拌、勤施肥、勤清理。搅拌可使下层藻体上浮,获得充分的光照机会,增强光合作用,还可以防止表面产生藻膜。每天至少搅动7~8次。如能采用通气、自动搅拌等装置就更为理想,可使藻体受光均匀,充分吸取养分和利用气体。
一般在施肥接种后,肥效可维持3~4天。为维持足够营养,应每日施肥1次。早晨施肥效果更好。
采用上述培养方法,在水温适宜、营养充足、光照和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接种后7~10天,藻类就能大量繁殖起来。当密度达到收获水平时(褐指藻300万个/毫升、角毛藻200万个/毫升、扁藻40万个/毫升),就可取上、中层藻液用筛绢滤去杂物,向育苗池内泼洒投喂。
(2)育苗池内直接培养
①池内施肥:
在育苗水体内施肥,常用的化肥有硝酸钾(氮肥,用量为2×10-6)、磷酸氢二钾(磷肥,用量为0.2×10-6),硅藻类则需加施硅酸钾(用量为0.1×10-6)。每天施肥一次,几天后视水色或根据藻类实测密度调整施肥量,务使无节幼体变态至蚤状幼体之前,使池内单胞藻密度达到每毫升10万个。
②引接藻种:
在自然海区繁殖生长的单胞藻类,常见的有角毛藻、骨条藻、菱形藻、根管藻、直链藻等,这些都可作为对虾幼体饵料,只要通过施肥就能在池内繁殖起来。如果育苗水体内藻类组成比较贫乏,或者育苗用水经过消毒处理,就需在施肥的第二天向育苗池引接藻种。选择的单胞藻类有人工培养的三角褐指藻(适合低温期育苗)、牟氏角毛藻(高温期育苗),还有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等。藻类接种密度,一般不要低于每毫升5000个。
③藻类繁殖密度控制:
藻类繁殖生长的好坏,除与施肥有关外,还经常受到水温、崐盐度、光线强度等的影响,并与换水、充气有关。如果上述环境条件合适,充气均匀,换水适当,藻类繁殖速度很快。但水色过浓(呈深褐色或深绿色)对幼体生长发育不利。硅藻类(褐指藻)密度每毫升超过400万个,蚤状幼体的体质将会变弱。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施肥,并将大部分原水换走,另注新水。一般说来,蚤状幼体(Ⅰ~Ⅲ期),水色以浅茶褐色为宜(褐指藻的密度约10万~20万个/毫升),糠虾期的水色可以略浅(褐指藻密度维持在5~10万个/毫升),仔虾期一般不需要培养单胞藻。

2、轮虫培养
轮虫是一种小型多细胞动物,营浮游生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是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优良的饵料之一。最常用的是臂尾轮虫,体长一般在250微米左右,刚孵出的幼虫约100微米,以细菌、单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在盐度15‰~25‰、水温25~30℃时生长最好,但一般寿命只有10天左右。

大规模培养轮虫可用土池或水泥池。先将自然界繁殖的轮虫移殖到池内,或以冬卵接种孵化(冬卵可用中断投饵、进行饥饿和逐渐降温至5℃以下的办法获得,然后采收风干、装瓶封蜡,置于干燥阴凉处或冰箱中保存)。

(1)清塘:用60×10-6浓度漂白粉清塘。

(2)繁殖藻类和接种轮虫:轮虫的饵料有扁藻、小球藻和各种硅藻,每两天施氮、磷和钾肥一次。待藻类密度达到每毫升100×104个时,再按照10毫升1个轮虫(或冬卵)的比例接种。

(3)轮虫收集:在水温25~30℃、盐度20‰~25‰、光线5000勒克斯以上,并在经常换水和适当充气的条件下,采用上述措施,一般15天左右轮虫即可大量繁殖。当密度达100个/毫升以上时,可用150目尼龙筛绢网采集,捞出后用清洁海水洗净,就可按照需要量投喂。

3、卤虫卵的孵化
卤虫又名盐水丰年虫。刚孵出的无节幼体,体长0.3~0.48毫米,橘红色,无口器和消化道,靠自身卵黄营养。用它作为对虾育苗期的饵料有如下优点:这一时期的幼体,个体较小,游泳能力不大,作为对虾幼体的食物,大小适中,并容易捕食,加上它们体内含有卵黄和其他营养物质,因此是育苗后期对虾幼体的理想饵料。

(1)孵化
①将卤虫卵(干重每克20万粒),装入100目尼龙筛绢网内,用水反复淘洗;

②移入浓度为200×10-6的福尔马林深液内浸泡消毒半小时,也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深液浸泡淘洗,浓度为300×10-6,但浸泡后要用大苏打中和余氯;

③将消毒后的冬卵按每升海水1~2克的比例放入孵化槽(池)内孵化,保持水温27~30℃、盐度30‰,并进行剧烈通气。一般经过24~30小时就可孵出幼体;

④通过分离装置,将已孵出的无节幼体与卵壳、死卵分开。

(2)卤虫去壳卵处理
去壳后的卤虫冬卵,其孵化率可以提高,并且去壳冬卵孵出的幼虫,其所含能量较之未去壳孵出的要高10%。中国对虾的糖虾1期幼体可直接摄食卤虫去壳卵,并能正常地完成变态,顺利地进入仔虾期。

卤虫卵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脂蛋白和正铁红素,这些物质可以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深液中消化(即化学去壳)。

①去壳液配制:使用次氯酸钠(钾)配制100克卤虫卵去壳液的组成是:次氯酸钠(钾)液500毫升(有效氯含量按10%计),海水800毫升,氢氧化钠13克,充分搅匀,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待用。若用漂白粉,用量为250克(有效氯含量以20%计),海水1300毫升,加碳酸钠100克,充分搅和后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待用。

②去壳过程:称取卤虫卵100克,在海水或自来水中浸泡1小时,用筛绢网捞出冲洗干净(卵色呈浅咖啡色),投入备好的去壳液中,卵色变为灰白,继而变成鲜橙色,至此去壳完成。上述去壳过程最好能在15分钟内完成,因去壳过程中水温有时会上升很快,超过40℃卵粒孵化会受到影响。为此,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③中和残氯:去壳完毕后,即可用120目筛绢将卵粒捞出,用海水冲洗后放入1%~2%的大苏打溶液内,除去残氯。卵粒可直接投喂。

④去壳卵保存:用不完的去壳卵,置入饱和食盐水中保存(每升水加食盐300克)。为避免阳光中紫外线杀伤卵胚,最好避光贮存。

4、人工饵料及其制作
利用人工饵料饲育对虾幼体,具有来源广、饵源充足、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已广泛用于对虾人工育苗。目前使用的人工饵料主要有豆浆、蛋黄,也用豆腐、豆粉、虾粉及微粒配合饵料等。

(1)豆浆:用豆浆作幼体饵料,其制作方法与食用豆浆相同。以干豆重量计量,每立方米水体,蚤状幼体投喂10~15克,糖虾幼体15~20克。称取质量好的黄豆,用淡水浸泡6小时以上,水磨成浆(用石磨或磨浆机),用200目筛绢过滤,除去豆渣。豆浆生熟均宜,稀释泼洒。但豆浆易在水面结膜,粘缠幼体,可加淡水煮沸,冷却后去掉油膜,再加淡水稀释。在充气条件下分6~8次投喂。豆浆除供幼体摄食外,还能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控制pH值剧烈上升。

(2)蛋黄:以鸡蛋黄为佳。将蛋煮熟,取出蛋黄用幼目筛绢(最好260目,以后随幼体变态改用200目或网目稍大一些的筛绢)包裹后挤压,再放在盛有清洁海水的容器内用手搓揉荡涤,蛋黄颗粒便从筛孔中滤出,取其滤出液泼洒投喂。网目愈细,搓揉所费时间愈多,花费劳力愈大,但蛋黄颗粒小,对于蚤状幼体早期的摄食效果是比较好的,糠虾幼体和仔虾可用80目筛绢过滤。
蛋黄的投喂量,蚤状幼体每立方米水体为10克,糠虾幼体20克,仔虾30~40克,可视单胞藻或其他人工饵料搭配量的多少而适当增减。由于蛋黄颗粒容易沉淀,故也需在充气条件下投喂。一次投喂量不宜太多,要勤投少喂,以防水体恶化。

(3)微粒配合饵料:用于幼体培育的微粒人工饵料在国内已经研制成功,并逐渐应用于生产。其主要成分为动物蛋白,还有无机盐、维生素等,其营养成分比较全面。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培养藻类毫升施肥繁殖
垂钓鱼塘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寒潮中易被冻死6种鱼虾,这次真的全被冻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