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有机海参养殖疾病防治技术

有机海参养殖疾病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5-04-28 00:48:30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有机海参在养殖中可参照一下技术对疾病进行防治。

1、做好规划与布局,规范参池建设

(1)因地制宜,养有机海参的参池最好避开养参密集区,尽量选择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他污染源,水质条件好,适于刺参摄食的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底质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最好达到2m以上,进排水渠道要分设,池底不能挖得低于海水低潮线,排水闸门要建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使底层水能排净,使参池水流畅通,以达到水质鲜活、饵料丰富的目的。

(2)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筑礁种类,无论选择哪种筑礁种类,都要按标准堆放。通常多选用的投石筑礁,一般每堆石块不低于2m,每个石块不低于10kg,投石的行距4~5m,堆距2~3m为好,总的前提是以有利于海参的栖息渡夏,有利于藻类的附生,为海参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及饵料。

2、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提高饵料利用率

基础生产力是限制水域容纳生物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域,特别是虾池改造的参池,基础生产力是有限度的,合理密度,尤其重要,放参苗要根据参池的基础生产力和水体交换量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提高海参生长速度,增强海参体质,防止病害发生。根据海参的生长习性和天然饵料状况估算,一般海区的参池投放150~200头/500g的大苗,每667平方米投放量应控制在4000~5000头为宜,这样水中的天然饵料,水质状况和溶解氧基本上能满足海参的正常生长,但在条件较好、天然饵料丰富的海区,并计划投喂饵料的参池,可适当增加放苗量。

3、严格参池清淤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参是底栖的水生动物,其长年均栖息于水层的底部。因此,底质环境和水质是海参栖息的重要条件,其水质和底质恶化带菌量高也是海参发病的主要根源,所以在虾池改参池,应选择泥沙底质并要进行清淤改造。清淤不仅可减少泥中酸性腐化物危害,并能加深蓄水。池塘清淤后667平方米泼洒50~100kg生石灰或30×10E-6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一周后待药物消失后,方可进水肥池及投苗养成。养成三年以上的参池由于长期积累的淤泥、粪便、杂藻等,更易引发病菌性疾病,清淤消毒尤为重要,除每年进行消毒外,最好每半月用50~100kg生石灰消毒一次进行底质改良,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底质及优良的栖息环境以防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4、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为保证有机海参不发病,促使其正常生长,必须采取以防为主,在参苗投放时,要尽量投放大规格体质健壮的苗种。无病的成参养殖池,最好每15~30d,用生石灰消毒1次,每667平方米水深1m用量30kg,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已发病的养殖池要从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入手,因为无论是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首要的发病原因是养殖环境不良或正在恶化所致。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海参消毒水质环境进行
智利Bío Bío区域实施沙丁鱼和凤尾鱼禁渔期 虾池水质恶化的表现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