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暗纹东方鲀的早期发育

暗纹东方鲀的早期发育

发布时间:2015-09-29 02:2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暗纹东方鲀为溯河性鱼类,其性腺要经过海淡水洄游才能发育成熟,其产卵孵化方式和一般鱼类相似,孵化温度为17 ℃~25 ℃ 。卵受精后约30 分钟形成较小的卵周隙。受精后约1 小时20 分钟原生质集中,形成胚盘,约3 小时40 分钟分裂成2 个等大的细胞,5 小时20 分钟发育至4 个细胞,7 小时左右分裂成8 个细胞,有两个分裂沟平行于第一次分裂;8 小时左右第四次卵裂,有2 条分裂沟平行于第二次分裂,分裂成16 个细胞,其排列略不规则,且细胞的大小也略有差异;以后细胞越分越小,在解剖镜下难以辨认其细胞分裂期;25 小时形成高囊胚期;31 小时发育至低囊胚期;37 小时胚盘下包约1/2 ,出现胚环;40 小时形成胚盾;45 小时胚盾延长;56 小时原口已封闭,胚体完全形成,绕卵黄约3 / 5 ,头部出现1 对视囊;68 小时尾牙已形成,尾部出现鳍膜,并离开卵黄,脑分化,视囊中晶体出现,胚体围绕卵黄囊约7/10 ,且开始抽动;80 小时胚体围绕卵黄约4/5 ,胚体中部的基部两侧出现网状黑色素,长度约占胚体的1/4,心脏跳动,每分钟约60 次;89 小时如分钟,胚体绕卵黄近1 周,其基部两侧的黑色素增加,卵黄上也有帚状黑色素,视杯略呈灰黑色;95 小时胚体基部两侧和卵黄上的黑色素明显增多。黑色素在卵黄上的覆盖范围略超过油球范围,有血液流动,时见胚体在膜内抽动,每分钟约3~5 次;以后心脏跳动逐渐加快,胚体抽动频率增加,受精后109 小时心跳每分钟达160 次左右,胚体在膜内频频抽动,仔鱼开始出膜。
  初孵仔鱼全长1 . 9~2 . 19 毫米。全长1 . 92 毫米的初孵仔鱼体长为1 . 77 毫米,体高0 . 76 毫米,肛前长1 . 06 毫米,占体长的59 . 9 %。卵黄囊大而呈椭圆形,短径0 . 61 毫米,占体高的80 . 3 % ;长径0 . 79 毫米,占肛前长的74 . 5 %。油球略为分散,基本呈圆形分布,直径约占卵黄囊长径的l/2 ,紧靠后端,卵黄囊中后部的上缘及下方有许多星状黑色素,其后端部位相连,口窝出现,位于头部下方,吻钝圆,长约0 . 08 毫米,约为眼径的2 / 5 。
  孵出1 天的仔鱼平均全长2 . 48 毫米,孵出2 天的仔鱼平均全长2 . 62 毫米。
  孵出4 天的仔鱼平均全长2 . 84 毫米,卵黄囊已基本消失,腹囊呈梨形,仅有少量油球呈分散状分布于腹囊中上方。腹囊上缘自第一肌节前端至肛门附近的上缘分布一行星状黑色素,与其基本对应的腹部亦有许多黑色素分布,腹囊上缘与腹部的黑色素数量均较前减少,口前位,鳔已充气。
  孵出9 天的仔鱼平均全长4 . 15 毫米,卵黄囊已全部消失,胸鳍软骨清晰可见,背鳍原基和臀鳍原基已出现,尾鳍仍为圆形尾。鳃发育已趋完善,鳃条软骨清晰可见,无鳃盖骨。
  孵出15 天的仔鱼平均全长6 . 5 毫米,胸鳍软骨开始分节,背鳍、臀鳍、尾鳍分化已完成,鳍条软骨清晰可见,尾椎骨上翘,略呈等形尾,鳃盖骨发育出现,鳃膜形成,鳃孔闭合。体表黑色素明显增多,已趋幼鱼形态。
  孵出22 天的幼鱼平均全长13 . 2 毫米,腹膜形成,内脏器官不易看清,体表黑色素细胞明显增多,两胸斑间由一黑线纹相连。各鳍鳍条均已分节。已发育为幼鱼。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小时毫米黑色素出现
我国接受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 乌鳢黑鱼生鱼细菌病及气泡病并发治疗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