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浅谈鱼病的产生与防治

浅谈鱼病的产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5-10-12 12:15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随着池塘养殖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鱼病种类也增多,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鱼类病虫害日趋严重,部分养殖户因此受损,挫伤了养殖积极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有检疫制度、病害防治体系不健全,渔民“防重于治”的观念淡薄,养殖技术落后等。

    种类及特点

    从对各地不同类型池塘、水库调查情况看,鱼病发病的种类多,病因复杂、危害严重,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外,还有因污染引起的疾病。

    鱼病流行呈复杂化,表现为:一是流行范围广、面积不断扩大;二是流行时间长;三是病情呈严重趋势、危害程度增大;四是多种疾病并发的情况增多;五是抗药性增强。

    发生的原因

    以上各类鱼病中,有的经常发生、流行广、危害大,有的则发病率相对较低危害较轻。不论何种类型的疾病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调查分析,致病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环境因素:第一,渔塘、水库多数是使用多年、未护坡的土池,绝大多数养殖户不注重塘(库)底淤泥的清除,年复一年淤泥越积越厚,塘(库)变浅,载水量下降,有机物大量沉积,加上冬季温度也不是很低,池塘、水库冬闲的情况极少,也就很难实行冬季晒塘(库)。第二,鱼塘的建设规划较差,进排水系统不完善,水源不能先行处理,由此造成的水源带病和相互传染相当普遍,特别是在鱼塘连片的养殖基地更加明显。第三,由于全价颗粒饲料的大量推广应用,投饲多,排泄物多,水中的氨氮含量也随之升高,塘(库)水质变化较快,大多数养殖户对高密度精养鱼塘没有配置增氧设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引发鱼病。

    机体因素:精养鱼塘普遍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促生长添加剂等,促使鱼类快速生长发育,加上放养密度高,水体空间有限、鱼体得不到锻炼,抗病能力降低,极易发生疾病,如各种过敏性疾病。

    人为因素:不少养殖户对鱼病的发生没有足够的警惕,渔用工具交叉使用的现象普遍,更有一些人不讲公共道德,将自己的死鱼、病鱼随便乱扔,造成鱼病互相传染。

    防治对策

    生态防治。用生石灰清塘(库)。水深0.2米~1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200千克,淤泥厚,腐殖质多,池塘(库)普遍偏酸,生石灰用量不能太少,否则,效果差。谨慎操作和鱼种浸洗。浸洗普遍用食盐,其浓度为3%~5%,或漂白粉10ppm或硫酸铜8ppm和漂白粉10ppm。水质管理。3月份气温逐渐回升,水位要由浅到深,每半月加注新水1次,5月份~6月份每7天~10天加水1次,7月份~9月份每5天~7天加水1次,水质要清新,无污染,透明度在25公分~40公分,每半个月定期用生石灰1530ppm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坚持“四定”投饵,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清除池(库)边杂草和工具消毒。药物防治。泼洒药物要考虑有机质的吸附作用。在计算药量时,要再增加总药量的10%~30%的附加量,防治效果更佳。水质肥、透明度小,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先杀虫,后杀菌。鱼体被寄生虫寄生后伤口很易被细菌、病毒感染。最好是先杀虫,后杀菌,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抗病能力。杀虫不杀菌,其鱼体被寄生虫寄生后创口由细菌、病毒侵入就会出现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的是甲壳类寄生虫其抗药性强,在用药48小时~72小时后方可加水,否则水体中药物的有效浓度降低,杀灭效果差。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内服药用量要考虑两点:一是将鱼池中野杂鱼估算在内;二是药饵遇水后药物在水中的散失部分,因此建议增加20%药量。用药方法:将药物溶解后均匀地喷洒在颗粒料上,让其吸收并晾干投喂,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将药物拌入冷却后的面糊,掺入米糠、麦麸、菜枯捏成团投喂;将药物拌入冷却后的面糊粘在嫩草上投喂(防治草编鱼病)。内服前一天停喂,使鱼呈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争食力强,防治效果好,一般3天~5天为一疗程。同时使用外用杀菌药以杀灭病原体和净化水质,提高疗效。对已发病的塘(库),切不可外用不内服或内服不外用。

    对症下药

    要对药物的药理性质有所了解,不要病急乱投药。在鱼病防治过程中,要考虑到鱼类自身抗病力低,受病原体感染种类和感染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一等多种因素。常见的鱼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细菌性烂鳃病:症状为鱼体发黑,尤其头部暗黑,鳃丝腐烂并附有污泥,严重者,鳃盖有个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防治方法:漂白粉1千克/亩/米~1.25千克/亩/米,连用2天;或生石灰20/亩/米,连用2天。

    寄生性烂鳃病:症状与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区别是鳃丝有大量黏液,不附有污泥。具体是哪种寄生虫危害的,要借助显微镜诊断清楚后再施药。一般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孢子虫、小瓜虫病除外),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即可治愈。指环虫病、三代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等多使用90%上海敌百虫等药物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赤皮病(脱鳞病):症状为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防治方法,外用药:强氯精0.25千克/亩/米,连用2天;内服药:渔夫宝、三黄粉等,每50千克吃食鱼用量25克~50克,连用3天~5天。

    肠炎病:症状为鱼体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肛门红肿突出,肠道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有许多血黄色黏液流出。防治方法:渔夫宝、肠复康、维鱼康等每50克吃食鱼用量25克~50克,连用3天~5天;或大蒜头每50千克吃食鱼用量0.25千克捣碎后拌入饲料中连喂6天,每天1次。

    暴发性出血病:症状为鱼体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肠充血无食,肝胆肿大,一般先发现少量鲫鱼、鳊鱼死亡,然后鲢、鳙大量死亡。防治方法:先杀灭寄生虫,然后用暴血停10毫升/亩/米,连续2天泼洒,同时按50千克鱼用鱼瘟灵25克拌食投喂,连续3天~5天。

    对草鱼病毒性三病的预防,近年来都采取了注射疫苗的方法进行人工免疫,免疫率可达90%以上。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防治药物方法寄生虫
锯缘青蟹高产养殖技术(四) 开春养鱼把“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