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淡水鱼卵涡鞭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卵涡鞭虫病的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5-11-28 08:23:1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卵涡鞭虫病是由嗜酸性卵涡鞭虫寄生于鱼的体表所引起的疾病。此病严重时,好像在鱼体表裹了一层米粉,所以又称“打粉病”和“白鳞病”。此病流行于酸性水域,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尤其是鱼苗和鱼种。
(一)病原
嗜酸性卵涡鞭虫属鞭毛虫类,又称嗜酸性卵甲藻。成熟个体呈肾脏形,宽102-155微米,长83-130微米,中部有明显的凹陷,没有柄状突起或伪足状的根丝;体外有一层透明玻璃状的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间有1个大而圆形的细胞核。成熟的个体不久就开始分裂繁殖,一直分裂到128个子体,以后每个子体再分裂一次,形成幼体。幼体长13-15微米,宽11-13微米,由不明显的横沟(腰带)将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腹面有1条不甚明显的纵沟,其前端与横沟相接,从沟里伸出l根横鞭毛、1根纵鞭毛。幼体在水中迅速地自由游动,与鱼类接触就附着于鱼的体表,然后失去鞭毛,开始营寄生生活,逐步成长为成熟个体。
(二)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据调查,发病鱼池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是池水呈酸性,pH5-6.5;水浅而瘦;鱼种放养密度大;饲料不足;连续降雨,水温22-32℃等。下池养殖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刚转入培育“冬片”的鱼种最易感染发病,以5-6月发病为多。此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不仅草鱼、青鱼、鲢、鳙、鲤、南方鲇的鱼苗、鱼种发病,而且5龄以上的大鱼也发病,池中的野杂鱼也受感染。草鱼是对此病最敏感的鱼类,如果将健康草鱼放入发病池,经60小时左右即感染发病、出现症状。
(三)症状
发病的鱼种,最初在池中拥挤成团,或在水面形成几个环游不息的小圈。病鱼的体表,随着卵涡鞭虫的不断侵袭、生长和发育,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上,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不时吊浮水面,“粉块”脱落,发炎溃烂,并常继发水霉病,病鱼极度衰弱而死。
(四)诊断
一般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小瓜虫病的区别,卵涡鞭虫病的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最好是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五)预防措施
根据嗜酸性卵涡鞭虫具有嗜酸性的特点,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将池水调成弱碱性。
(1)发病鱼池在冬季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进行清塘。
(2)在饲养期间,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使池水保持弱碱性,可有效地预防卵涡鞭虫病。
(六)治疗方法
全池遍洒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疾病即可治愈。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发病酸性微米池水体表
福建省成功繁育真蛸(章鱼)生产性大规格苗种 水产养殖户如何选择人工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