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反季节养鲤鱼效益好

反季节养鲤鱼效益好

发布时间:2015-05-08 00:27:19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养殖博士:您好!

  我承包了一口池塘,计划养殖一些淡水鱼,鲤鱼是餐桌上的美味,有人推荐我养鲤鱼。现在正值炎夏,气温过高,不知道是否适合放养?谢谢!

  读者:刘旺兴

  刘旺兴读者:您好!

  鲤鱼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市场份额,鲤鱼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淡水鱼一般春季放养,秋季捕捞,从鱼苗育成成鱼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改为夏季投放,春季捕捞,错季销售,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其比例为,池塘主养鲤成鱼,每亩放150~200克/尾鲤鱼300~320尾,搭配花白鲢夏花1000~1500尾,搭配20~25克/尾黄颡鱼春片200尾。

  池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消毒,杀灭寄生虫及敌害鱼类,维持池塘碱性环境,提高池水硬度。对于无法彻底清理的老池塘,可利用机械抽出过多的底泥,以减小实际耗氧量,防止养殖对象浮头。

  在高温季节,应经常加注新水,使池水保持“活”而“爽”。确保养殖用水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不出现人为污染,使养殖水域的水质各项理化指标都能适应鱼类生活的要求,随时调节水域生态环境,降低养殖鱼类的应激反应。

  合理的养殖结构

  一是放养的密度要适当,鱼产量的设计不能超过池塘最大鱼载量的80%。

  二是混养品种搭配要合理,合理放养是对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能够促进生态平衡、保持养殖水体中正常菌群、预防传染性流行病暴发。

  三是加强管理,如加强对饵料的管理,不投喂质量不合格的变质饲料,掌握好投喂时间、次数及投饵量,做到既能满足鱼类生长需要,又不浪费饲料,也不污染水体,不影响水域生态环境等。加强池塘管理,及时消除能导致鱼类发生疾病的各种因素,观察鱼类细微变化,一旦发生疾病能早发现、早诊治。

  品种轮换养殖

  同一池塘多年进行同一品种的养殖,如管理不善,很容易促使疾病的积累暴发。不同养殖种类发病的病原体不尽相同,特别是具有特异性且危害极大的某些病毒病等。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混养,实际上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使某种养殖种类的密度减少,这样便相对减少了同一种类接触传染的机会,如今年养吃食性鱼,明年可改养滤食性鱼或肉食性鱼等品种。

  物理调控法

  合理加注新水。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可定期换注新水,这是改善池塘水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适时开启增氧机,防止浮头。为了改善水质和底质,可适当投入水质改良剂,常用的就是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亩每次用量10~20公斤。

  化学调控

  主要是使用麦饭石、过氧化钙和生石灰。每亩用麦饭石20~35千克。同时,用过氧化钙改善底质,每天每亩5~10克。再者就是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一般每半月或一个月一次,每亩每次20~40克。

  生物调控

  生物调控主要是施有机肥和生物制剂,苗种放养前适当施肥,不但可以繁殖基础饵料,满足苗种初期的饵料需求,还可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施有机肥一定要彻底发酵,发酵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杀菌消毒,用量根据池水的肥度灵活施用。生物制剂主要是光合细菌、EM菌液等制剂。

  鱼病防控

  一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二要明确目的和标准,做到安全用药。药物的功能较多,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抑制和杀灭病原体、改良养殖环境和增强养殖鱼类自身的抵抗能力。要根据药物各自的理化特性及配伍禁忌使用药物。

  同时,要掌握影响药物疗效的一切因素,排除各种因素可能对药物造成的干扰,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要预先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真观察、分析,根据情况采取停药、调整剂量、用药次数和用药间隔时间或改换药物等措施,有效用药。

  李翠英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养殖池塘鱼类放养合理
甲鱼养殖常见病穿孔病的诊断方法 有机鱼苗孵化异常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