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预防淡水鱼疾病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预防淡水鱼疾病

发布时间:2015-12-14 01:23:50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鱼类生存的水环境既包括鱼生活所必需的饵料、溶氧、一定的水温和水质等,同时也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水壁物。当鱼生存的水环境(理化因子变化等)、致病病原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就能保持鱼类在水中正常地生长发育,如果失去了某一方面的平衡,鱼类就有可能发病。

    从总体上讲,病原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基本特征,在鱼病的发生中起着主要作用。然而,环境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是诱发鱼类疾病的重要条件。由于鱼、环境、病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所以保持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或创造有利于鱼类生长的生态因子,将能达到预防或减少鱼类发病的可能性,这就是在养殖生产操作中营造平衡系统(环境)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那么,池塘、水库、网箱、湖泊、围网养鱼不是产量越高效益越好,而是如何做到产量、质量和效益结合的最佳点,也就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最佳的放养量和放养密度。既要有较高的产量:又要有优质的产品。那么就必须使水中的饵料、溶氧、pH值等保持在水体的负载力之内,这样才能达到获得高产、优质、效益的同步增长,可保持科学的合理持续发展新格局。


    1.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运用自然光合作用,达到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的目标。利用自然太阳光照暴晒池底,并用生石灰等无公害药物清塘消毒,消灭病原体。土质贫瘠的池塘还需施有机肥料,培育轮虫等,作为营造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


    2.按照生态学各自生态位特点放养苗种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个体,同时在放养苗种时,必须科学合理,真正运用质比与量比的放养技术为核心技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采用生态养殖技术预防疾病

    (1)调控水质预防疾病
    生态养殖技术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模拟营造生态环境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质,具体是池塘要经常换清水,增加水体溶氧量。一般5月下旬就得间隔7天加水1次,6月根据天气变化进行不定时地灌入水,加水是以白天太阳光照下定时进行为佳。使池塘水体pH值保持在7.0-8.5之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防止鱼类缺氧。最关键的是池塘水体溶氧过低时,饲料营养成分难以吸收,严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鱼类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

    (2)科学喂料,增强鱼体免疫功能
    池塘内通过培育微生物,增加天然饵料的种类,在满足一部分鱼类营养需求的情况下,适时、适量投喂无公害熟化全价饲料(含粗蛋白的不低于26%),用科学方法掌握好饲料的投放量,确保饲料利用率的提高,满足各种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防止饲料投喂过量,腐烂变质,污染水质,影响pH值的适宜值,降低各种鱼类的免疫功能,水质污染后增加病原体。

    (3)预防病害发生,符合标准化生产
    在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操作规范过程中,基本不用药物进行病害防治,6-10月份利用灌清水的方法,使池塘内的水形成微流状,增加水体溶氧量,使得水体的pH值、溶氧量均保持最适范围,池内水质“新、清、活、肥”。在炎热的夏天高温季节有必要适时、适量地使用生物制剂“绿宝”2号改善水质,清除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成分,扼制病虫害的发生,如小瓜虫、中华鳋、斜管虫、车轮虫、隐鞭虫等,基本不需使用鱼药来防治病害的发生。坚持经常肥水,增加水体营养,将水体调节至最佳状态;促进各种水生动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尤其对团头鲂、鲢、草鱼的出血病有一定防治效果。达到提高生长速度,增大个体,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真正能养殖无公害优质商品鱼。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鱼类水体疾病水质池塘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病之软壳病防治技术 可门作业区明年内夜航 福建省渔业养殖迁移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