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鱼虾蟹发病的系统原因与影响

鱼虾蟹发病的系统原因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6-03-18 08:34:44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一、病原、鱼体、水体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养鱼不发瘟,富得发昏”。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病的发生受整个养殖的系统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关注鱼病,治疗鱼病,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了,全面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病原微生物、鱼类机体、水体环境三者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发生。病原作用如果增强,平衡失调,就会引起疾病;体质较差的鱼对环境适应能力弱,对疾病有的抵御能力弱,抵抗力下降,平衡失调,也会引起疾病;环境变化诱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同时环境变化也能促使机体抗病力下降、平衡失调,最终也会导致疾病发生。

二、为什么鱼病久治不愈、难以根治

当前的鱼病呈综合性、并发性的发展趋势,单一片面的诊断方式加大了准确诊断的难度,药物选择和使用难度亦加大,药物是把双刃剑,“内调外养”理念跟不上,长期的“消杀”模式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鱼体的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下降;水体环境遭受破坏,自净能力减弱。种种的因素导致鱼病久治不愈,即便治愈复发的可能性极大。

三、 如何减少鱼病发生,如何做到药到病除

一直以来大家都很认同防重于治的养殖观念,到了今天,防的方法与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我们的预防就是“消·杀”,这种模式沿用至今,事实证明,这是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对象体内外生态环境最大的破坏,往往过去的经验成为了今天发展的绊脚石,“消·杀”模式的沿用彻底的否定了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从根本上限制了增产增收。使虫,病菌,病毒的抗药性与日俱增,且对养殖对象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频繁“消·杀”,导致藻死水坏、溶氧过低、pH值不稳定,环境稍有变化,养殖对象极易产生应激反应,频繁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病害常发,成活率降低,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效益大打折扣。

四、总结

“消·杀”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健康高效养殖的瓶颈和障碍,要突破瓶颈,消除障碍,必须使水产养殖理性的回归到以“内调外养、调养合一”的正确做法上来。水产养殖,必须“内调肝胆肠胃,外养藻护底”。这是水产养殖增产增收、减少病害不可逆的趋势。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环境发生导致疾病平衡
如何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 浙江温州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加强联合执法 维护海上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