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蛙类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详解

蛙类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详解

发布时间:2016-07-01 07:33:4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一、水霉病
    【病原与症状】病原体为水霉菌,是一种常见的体外皮肤真菌寄生性疾病。本病多发生在春季水温16~22℃。蛙卵孵化中常见此病。感染了水霉病的蛙卵,菌丝像根状物侵入卵膜,在卵膜外部则生菌丝,肉眼可看见卵表面白色辐射状细丝,继成棉絮状,蛙卵间互相感染造成蛙卵缺氧,严重时可使蛙卵大量死亡。病因是操作不慎使蛙卵受伤,或因未受精卵不能发育很快就自身腐败,此时极易感染水霉菌,一旦感染很快就繁殖起来。蝌蚪患水霉病后,体表可见到棉絮状白色水霉菌丝。患病蝌蚪焦躁不安,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最后衰弱死亡。蝌蚪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捕捉、分池、转移时操作不小心造成外伤,霉菌动孢子趁机侵入伤口处,吸收蝌蚪养料就能迅速萌发、生子、蔓延、扩展形状成棉絮状水霉菌丝,因霉菌还能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伤口难以愈合,促使病情发展。
    【治疗】蛙卵可用每立方米水体食用盐400克、小苏打400克合剂长时间浸洗,蝌蚪和病蛙也可用上述药物浸洗;或用5~10毫升/千克的高锰酸钾侵泡,每次20分钟,连续2天;用2毫升/千克五倍子溶液全池遍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或用1%紫药水涂抹伤口,此法可用于蛙,但卵、蝌蚪数量大,不好操作。

    二、红斑病
    【病原】嗜水气单细胞。
    【发病季节】4~10月份,水温20~30℃。
    【发病情况】出血病又称蝌蚪爆发性出血败血病,在各地都有发生,一旦发病蔓延很快,成为蝌蚪的主要疾病之一,会造成蝌蚪大批量死亡,死亡率高。尤其是蛙池水温受天气影响,水体有机质含量高,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偏高,易爆发流行此病。
    【症状识别】
    1、多发生于即将长出后肢的蝌蚪,腹部、肛门附近及尾部有出血斑块,并在水面打转,腹部有血水流出,严重时可引起蝌蚪大批死亡。
    2、传染快,死亡率高。
    【治疗】
    1、清塘消毒,调节水质(可用“解毒调水灵”进行调节),保持水质新鲜。
    2、每隔7~10天用浓度为0.2~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全池泼洒。
    3、2万只蝌蚪可用1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和青霉素侵泡30~60分钟。
    4、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500~1000国际单位侵泡30~60分钟。
    5、用50克/立方米硫酸脒、硫酸林、硫酸二甲嘧啶或硫酸铵米隆等磺胺类药物侵泡病蝌蚪30分钟。
    6、用鱼康0.5毫克/升或硫酸铜0.7毫克/升溶入池水中。

    三、腐肉病
    【病原与症状】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和克氏耶尔森氏菌。发病初期,病蛙的某些部位如头部、背部、四肢等处的皮肤失去光泽并出现白色花纹,称淡化变异。接着表皮局部开始腐烂,脱落严重时露出红色的皮下肌肉,头部露出头盖骨,背部脱皮严重充血,约占背部皮肤一半左右并出现肌肉腐烂现象。通常还伴有眼球的白内障病,影响视觉。此时病蛙单独栖息在阴暗的地方,不吃不动,终至死亡。此病流行较广,5~11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凶猛,常会使整个蛙池的蛙全部死亡,是蛙类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经解剖观察,病蛙胃系膜有丝状充血,肠壁薄而透明,肝、肾、脾肿大。本病常与红腿病并发。
    【治疗】发病时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洗后,用药棉抹干患处,在患处涂上金霉素软膏,再撒上蛙康。每天2次,连续3天。饲料中加入5%的蛙康和每千克蛙重加入0.03克土霉素,每天2次,连喂5天。
    发病时,应及时把池水换掉,换好的新水,再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全池遍洒或用强氯精、优氯净等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蝌蚪发病霉菌死亡可用
养黄鳝要投资多少钱? 草鱼发病情况复杂莫心急,这样三步走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