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山西太原汾河死鱼多市民担心水质变差 管委会:正常现象

山西太原汾河死鱼多市民担心水质变差 管委会:正常现象

发布时间:2019-02-26 01:24:0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每天都能看见好多死鱼!"每天早上都要在汾河景区晨练的市民张先生说,最近基本每天都能看到汾河景区河道内有不少死鱼,大的能达到半米多长。汾河景区作为一条贯穿我市城区南北的绿化长廊,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目前,它已成为省城居民休闲、锻炼的重要场所之一。

    记者近日接到多位热心市民反映类似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否属实?景区的水质是否变坏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实地进行了探访。

    一上午捞了近50斤死鱼

    记者连续多日在汾河景区走访观察,在多个蓄水池都发现有鱼类死亡现象,但基本属于零星现象,数量不多,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据了解,汾河景区共有6个蓄水池,蓄水总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共有水面保洁人员50余人。

    在森林公园对面的湿地内,一位水面保洁人员乘着一条小船,用渔网打捞被冲到岸边已经翻了肚子的死鱼。船舱内,堆着一条条大小不一的死鱼,散发着一股股的恶臭。他说,近段时间河道内的死鱼比较多,发现死鱼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早晨,仅他负责的这一段河道,一般一个上午能打捞近50斤死鱼,下午就很少了。

    漪汾桥附近是市民顾先生早晨锻炼去的最多的地方,近段时间他发现,这里的景区工作人员每天早上都能打捞上来不少死鱼。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毕竟这么大的水面,有死鱼也可以理解,可是过去没发现有这么多死鱼,最近感觉死鱼有点太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汛期涌入超量雨污水

   “每年6月到9月,溢出暗涵进入河道内的雨污水总量约为600万立方米,相当于景区总蓄水量的近三分之二。”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侯刚说。

    汾河景区河道沿线接纳我市各城区10余条边山支沟及排污管道:大同路雨污泵站、北郊污水处理厂、南北沙河、虎峪河、玉门河、九院沙河、冶峪河和城南退水渠、晋阳街泵站等。

    平时,各边山支沟及雨污泵站的污水会通过景区暗涵排到汾河下游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每年一到汛期(6月到9月)雨季时,各边山支沟及雨污泵站进入景区暗涵的雨污水量会成几倍增长,由于景区暗涵容量有限,无法容纳大量雨污水,这些超量的雨污水就会漫过暗涵进入汾河河道,从而导致河道内的水质受到污染,鱼类生存环境恶化,造成一部分鱼死亡。

    此外,冬天下雪撒的融雪剂、冲洗桥面的水、雨水、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质等,也会通过桥梁的下水口等渠道,进入河道内,对景区水质产生影响。

    夏季高温会有缺氧情况

    “大量污水的进入导致水华,进而导致一部分鱼缺氧而死。”侯刚认为在夏季高温和水华的双重作用下,会出现一部分鱼因缺氧而死的现象。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这些生长很快的藻类,因水中的营养盐被用尽,它们会很快死亡。它们大量死亡后,在腐败、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并会上升至水面而形成一层绿色的黏质物,使水体严重恶臭。

    侯刚说,景区河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及藻类,在不同的气温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速度、浓度对水质的影响是不同的。每年7月、8月、9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河道内的微生物及藻类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从而导致一部分鱼由于缺氧而死亡。所以一到夏天雨季,死鱼有所增多也算是一种正常现象。

    市民无序放生成活率低

    这些年,拥有天然河道的汾河景区成了不少人放生的首选场所。“带鱼、牛蛙、乌龟,甚至发现过小鳄鱼。”侯刚见识过不少奇葩的放生,有人甚至将热带鱼、观赏鱼也投放到汾河河道内。

    汾河景区上游湿地公园由于亲水性强,许多游客都会选择在此进行放生。由于景区水体环境并不适合所有鱼类生存,因此许多游客在不了解景区水体环境的情况下将大量的鱼放生到汾河河道中,造成了部分鱼类不能适应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从而发生死亡现象。

    据了解,我市渔业部门每年都会往河道内投放大量适合汾河水质、并对河道有一定清洁作用的鱼苗,以花鲢、草鱼为主,还有少部分鲤鱼。

    汾河景区工作人员张师傅说,他见过数量最多的一次放生是:有人放生了总重量达3000斤的数千条鱼。这些鱼都是来自人工渔场,渔场的水体环境与汾河差异很大,有加药、加氧等设备,而且在装运过程中因为拥挤缺氧等原因,不少鱼在放生的时候就已经翻肚子了,放生后的成活率反而很低。

    需要清淤、补水治理、监测、宣传

    侯刚介绍,汾河景区针对死鱼现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他说:“针对三种出现死鱼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每年都会对边山支沟进行清淤,置换补充干净的水,定时对水质进行监测,聘请专业的团队对水质进行治理改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科学放生。”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景区都会对沿线各边山支沟的淤泥及杂物进行清挖,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今年前半年,沿线10余条边山支沟共清淤1.5万余立方米,景区置换补水近300万立方米。

    汾河景区一直以来都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气象站、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景区布设9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进行监测,定时定点对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并安排专业的水质防治队伍对河道水质进行治理。

    此外,景区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及口头劝告等方式向游客宣传放生的有关知识,希望游客能够真正从爱护景区、爱护动物出发,尽量减少无序放生行为。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2012年开始,每周至少对各个蓄水池进行一次水质监测,监测的12项指标基本都能达到规定的景观水标准,偶尔会有个别项污染物略微超标。从这些年的监测数据对比看,景区的水质逐年有所好转。

    侯刚说:“汛期景区死亡鱼类的数量有所增加是正常现象,这些年来尚未出现过鱼类大面积死亡情况,景区的水质也一直比较稳定,请市民们不要担心!”同时,他也希望,广大游客能够理解和配合景区工作,共同维护景区的碧水蓝天。

    本报记者 闫伟

    链接


    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我市缺水少绿的状况,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环境综合整治的系统工程,对省城防洪排涝、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都有重要作用。该工程自1998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治理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北起柴村桥、南至祥云桥共20.5公里的市中心绿化长廊,其中包括柴村桥至胜利桥7公里的人工湿地,胜利桥至祥云桥13.5公里的蓄水工程。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景区河道水质放生进行
威海水产品市场:鲜鱼货源丰富 梭子蟹高位运行 江苏扬州宝应县夏集镇开展渔船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