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浙江丽水景宁县梧桐乡 “以水生金” 养出“黄金鱼”

浙江丽水景宁县梧桐乡 “以水生金” 养出“黄金鱼”

发布时间:2019-09-01 03:03:47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你瞅瞅,就这石斑鱼,一斤就能卖60元哩。”10月19日,走进景宁县梧桐乡金兰村金澜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雄正忙着往箩筐里装鱼,今天县城一家农家乐在他这里订购了100斤石斑鱼。他的鱼品质好,不仅在县城各大餐馆十分走俏,连丽水、温州、上海等地市场也是供不应求。

2017年,在外打拼的李雄了解到养殖溪流性鱼类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于是与另外两个伙伴决定回乡创业。李雄与合伙人向村民流转了土地25亩,办起了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石斑鱼、马口鱼、香鱼等名贵溪流性鱼类孵化、养殖和销售。

浙江省探索溪流性鱼类养殖已有多年,养殖基地分布十分广泛。据浙江省淡水养殖所专家介绍,金澜养殖专业合作发展速度和规模均走在全省前列。这里面蕴含了什么养殖诀窍?

“水质决定品质。”李雄一语道破了重点。“溪流性鱼类对水质特别敏感,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鱼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金兰河是养殖基地的水源,全年水质都在二类以上。然而就是这条母亲河,曾经也受到生活污水直排的污染。2014年梧桐乡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对全村开展改栏改厕工作,对污水进行截污纳管,设立污水终端,一举切断了污染源,金兰河水质明显好转。同时,梧桐乡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开展日常巡河,确保一江清水向下游。

“我们养鱼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县环保部门做过检测,养殖前和养殖后的尾水都是二类水。”据李雄介绍,确保养殖池水质的秘密就藏在养殖方式里——流水性半循环养殖系统。该系统就是直接引溪水入养殖池,排出的尾水先通过生态渠自然净化,再通过反复两次沉淀、过滤、净化后,一部分可以循环利用,另一部分用于农田灌溉,最后排入人工湿地。

然而让李雄取得成功的不仅仅是无可复制的水源优势,还有养殖鱼塘的“自主研发”和“私人订制”,叫圆形锅底状土工膜养殖池。传统养殖池由水泥建造,形状从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通过多地考察和实际探索,李雄与合伙人发现圆形最适合。

“我们的养殖池主要利用铁丝网和土工膜等材料建造而成,不用一点水泥,不破坏土壤结构,拆除后土地便可以复垦。”李雄介绍说,“锅底形的设计,污染物可以顺着池底流水口排出,鱼池不会有污染物沉淀,避免鱼被污染。”经过反复测试,他们还发现鱼池的体量在24-30立方最合理,一个养殖池小鱼苗养殖密度达4万尾、中等鱼苗密度在1万尾、大鱼苗则可以养5千尾,避免了因体量大、养殖密度高导致水体污染和鱼类缺氧,保证了名贵溪鱼的品质和存活率。

在占据不可复制的自然优势和掌握了独家的养殖技术后,李雄等人一口气建了130个养殖池。“我们想达到浙江溪鱼看丽水,丽水溪鱼看金兰的养殖目标。”当前该合作社共养殖石斑鱼100多万尾、马口鱼31万尾、香鱼5.6万尾,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溪流性名贵鱼类养殖基地。

溪流性鱼类生长周期在1.5-2年,截止当前,该基地累计收益达30余万。明年该合作社将扩面养殖池155个,预计年收益达300多万元。渔业发展逐渐成为梧桐特色产业。

李雄与合伙人的腰包鼓了,如何撬动地方经济?据了解,该养殖基地每年向村民缴纳每亩1000元租金,这极大提升了村民在传统种植业上的收益。他们还想在景宁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通过养鱼的名气逐渐带起一片渔家乐、养殖体验园等吸引更多的人流、资金流,带动梧桐经济发展。

“我们要将梧桐打造成‘特色渔业小镇’,做好水文章,打造本土化溪鱼品牌,让渔业产业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和全面小康的新引擎”。梧桐乡党委书记王伟飞表示。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养殖梧桐鱼类溪流基地
浙江绍兴越城区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 江苏常州:小河里捞出“鸭嘴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