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春季小龙虾河蟹养殖管理技术意见

春季小龙虾河蟹养殖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0-05-06 01:0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春季是虾蟹苗种投放、恢复体质、蜕壳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春季虾蟹养殖管理,是决定全年养殖成败的基础。

一、小龙虾养殖管理意见。

开春过后,随着水温的提升,小龙虾仔虾开始散落到池中自由活动,亲虾也开始摄食恢复体质。这一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投喂管理。当水温达到10℃以上,小龙虾就开始摄食。仔虾需要大量补充营养蜕壳生长,亲虾需要大量补充营养恢复体质。为此要及早投喂,防止亲虾捕食仔虾、大虾捕食小虾。通常选择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6%的配合饲料作为春季的“开口料”,粒径根据仔虾的大小调整,以粉料和破碎料为主。适当搭配一些野杂鱼,满足小龙虾营养需求。初春时节水温较低,小龙虾的摄食量不大,因此投喂量一般为存塘量的1-2%为宜,每天早晚投喂一次,以2小时内吃完为度。为方便观察小龙虾吃食情况,每个塘口可设置3-5个食台进行观察并调整喂食量,防止浪费或不足。春季仔虾蜕壳频繁(一般3-5天蜕皮一次),应经常补充钙、磷等蜕壳必须的营养元素。

2、水质管理。一是加深水位。让亲虾尽早从洞里出来,将腹下携带的幼虾带入池塘,进行强化培育。同时,通过水位加深,拓展虾苗的活动空间,降低“倒春寒”对虾苗的应激强度。二是改善水质。通过肥水培育有益藻类,控制青苔。因虾苗蜕壳频繁,为防止药物对它的伤害,不建议使用青苔药。对已经暴发的青苔,可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结合芽孢杆菌反复使用处理。

3、水草管理。根据小龙虾的生活习性,选择水草时要做到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三草”并重,既要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也要有狗牙根、稗子、冬麦草等挺水植物,还要有水花生等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主要起到为小龙虾提供植物饵料、栖息、蜕壳、躲避敌害、光合增氧等作用,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主要起到为小龙虾提供遮荫、避敌、攀附作用。尤其是攀附作用,对提高小龙虾大缺氧天气的成活率至关重要。

二、河蟹养殖管理意见。

今年,尽管受到新冠病毒肺炎和天气的综合影响,河蟹和青虾的放养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但是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绿色通道”的开通和交通管制的放开,对蟹苗和虾苗的交易流通影响可控。目前蟹苗和虾苗的放养已接近尾声,转入到春季生产管理阶段。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投喂管理。抓住晴好天气,喂好“开口料”。一是饵料质量要保证。河蟹“开口料”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粒径以2.2-2.8mm为宜。青虾“开口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应低于40%,粒径以1.6-2.2mm为宜。考虑到虾、蟹消化道短,饵料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不长,因此在饵料选择中应以易于消化利用的膨化料为主。

2、水质管理。重视早期肥水,尽快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在肥料选择上,以易溶于水的膏肥和水肥为主,辅以粉肥,并配合EM菌、芽孢杆菌加速肥料的分解利用。在用法用量上,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在肥水标准上,做到水色呈茶褐色、嫩绿色,透明度30-40cm,水面有光泽无浮膜。重视水位调控,晴天环形沟水位保持在60-70cm,利于有效积温;阴雨天和“倒春寒”天气要适当加深水位,减缓温差变化,增强虾蟹的抗应激能力。

3、水草管理。精养蟹塘的水草采用“东西向条块式”种植方式,总体水草覆盖率控制在50-60%。春季,蟹沟以伊乐藻为主,板田以轮叶黑藻、扁担草为主。可围网种草,围网面积应控制在池塘面积的40-50%,不宜过大。重视春季伊乐藻管理,做好青苔(刚毛藻)防控、草虫(含沙虫)杀灭、草脏处理、浑水处理,合理使用壮草壮根肥,保持水草活力。

三、养殖模式建议。

虾蟹养殖,法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但是,随着养殖成本的上升,虾蟹市场行情的回落,养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做到“增产提质降本”。

1、高产模式。可借鉴金坛的“小精高”模式。面积“小”,5-15亩为宜;“精”细化管理,配套管道增氧;“高”密度、“高”产量,亩放养量蟹苗1100-1500只、虾苗7.5-10公斤,追求成蟹亩产125-150公斤、青虾20-30公斤。

2、低密度大规格模式。池塘和河沟均可尝试,要求放养河蟹大籽苗(大规格亲本繁育的蟹苗,母蟹亲本规格要求在200-300克),亩放养量池塘600-800只、河沟400-600只,追求成蟹亩产池塘75-100公斤、河沟50-60公斤,成蟹规格母蟹150-250克、成蟹250-350克。这种池塘养殖模式应配套管道增氧和微流水增氧。

3、配合饲料模式。适合于精养蟹塘。可分为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和配合饲料与冻鱼混搭模式。配合饲料投喂可使亩投喂成本控制在1000元左右,较冻鱼投喂亩节约成本500-1000元,并且河蟹生长均匀、发病率低、成活率高、上市时间较冻鱼投喂可延长1-2个月。从各地生产实践看,配合饲料模式的河蟹养成规格、品质和上市时间与冻鱼投喂没有多大区别。

4、插苗模式。适用于精养蟹塘。分7月份中下旬插苗和8月底9月初插苗两种模式,插苗规格分别为每500克400只、200只左右,亩插苗5公斤。年底将“二龄蟹”(老头蟹)捕捞上市,清除野杂。这种模式优点是种苗成本低、养成规格大,缺点是种苗数量不好把控。比较适合于养殖经验丰富、对塘口承载力比较清楚的养殖户。

5、“大一龄”养殖模式。又称为“六月黄”养殖模式,适用于精养蟹塘。“六月黄”的螃蟹肉质饱满、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高。养殖户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河蟹的放养密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在河蟹三壳、四壳期间对外销售,以卖75克以上的公蟹为主,将母蟹留在中秋和国庆期间销售。这种模式因提前销售降低了养殖风险,比较适用于技术水平一般,后期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大量死蟹的养殖户。

本期责任编辑:  严爱平                                   
当涂县大陇镇渔业科技入户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模式管理养殖小龙春季
山东省“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研发创新示范平台”通过验收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农技推广人员荣获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 技术推广带动“鱼肥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