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稻鱼共生”两相宜 群众增收田增肥

“稻鱼共生”两相宜 群众增收田增肥

发布时间:2020-05-06 01:40:0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今年的鱼肥美,卖得特别好,都已经有鱼贩来收购了。”1月8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渔溪镇渔溪桥村村民何胜友忙着在自家稻田里捞鱼,妻子和孙子在一旁帮忙。

“有草鱼、鲫鱼、鲢鱼、裸斑等品种,草鱼和裸斑卖15至16元一斤,鲫鱼卖30至40元一斤。”何胜友身着防水背带裤和一双胶筒靴,在鱼塘里来回穿梭拉网,塘中泛起阵阵涟漪。

何胜友今年65岁,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在外务工,一家人过得十分拮据。2014年,何胜友被该村认定为精准贫困户,在村委会帮助下,他承包了6亩鱼塘,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喂养了200只家禽,一家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稻鱼共生’就是在稻田里养鱼,建立起稻鱼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及“稻鱼共生”,何胜友滔滔不绝给记者解释这种共生模式。他说,水稻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在炎热的夏日,还可以为鱼遮阴,而鱼以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为食,不仅减轻虫害和草害,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的肥料,鱼在游动时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增加水中的氧气,更利于水稻生长,这种生态循环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了来自化学物质的危害。

“我们先后给何胜友赠送了50斤鱼苗和近百只鸡鸭,鼓励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穷‘帽子’,发展致富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渔溪桥村第一书记杨德武介绍,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该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根据群众意愿和实际情况,为每户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全力开发撂荒土地,引来鸿雁回归发展集体经济,带领老百姓脱贫奔康。



“多亏了村委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他们请来农技专家教我养殖技术,我准备多引进点优质鱼种,增加收入。”谈笑间,何胜友和妻子动作麻利,将一条条鲜活的鱼装入盆中,一旁的帮扶干部和鱼贩围拢过来一一过秤买鱼。“这些以稻花、浮萍和害虫为食物的鱼比一般鱼类肉质更鲜美,而且绿色无公害,今年的鱼是个大丰收,估计能卖2000多块钱。” 何胜友笑着说。(出处:四川在线 转自: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共生发展增加今年妻子
江苏省太湖渔管办一行到长荡湖考察网围整治工作 湖北孝感市副市委书记陈义国到应城调研水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