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浙江丽水青田:香鱼随人抓落实 渔业转型促治水

浙江丽水青田:香鱼随人抓落实 渔业转型促治水

发布时间:2016-03-11 03:5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以丘陵低山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青田县渔业产量2970吨,产值5620万元。稻田养鱼是青田县渔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占全县养殖产量的57%。近年来,主要养殖模式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建成了以方山乡的“中国田鱼村”稻鱼共生核心保护与休闲渔业基地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稻田养鱼示范基地,渔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青田渔业也存在生产方式单一、科技含量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休闲渔业档次较低等制约因素。面对“五水共治”、“四边三美三化”、“新农村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机遇,青田县水利局提出渔业生产以“保生态、保安全、促增收”为着力点,坚持渔业治水、生态增效,积极落实“香鱼随人”新理念,结合河权改革,全面实施治水促转型渔业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赢。

    一是大力提升稻鱼共生轮作工程。根据青田各地的地理、人文优势,积极丰富渔业产业的内容、拓展渔业产业的外延,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的优势,发展休闲渔业、稻鱼摄影、鱼(侨)家乐等“一乡一品”、“一地一品”,将渔业与农业、观赏、休闲、餐饮相结合,提升稻米与鱼类的产量与效益。同时,加强对养殖基础薄弱乡镇的支持与开发力度,新建基地12个、示范家庭渔场2家、生态精品农产品2个。

    二是探索开展溪流性鱼类养殖。青田县山坑溪流众多,环境优美,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溪流性渔业发展潜力较大。从2014年开始,我局结合“五水共治”、农村河道产权改革,在我县的章村乡、方山乡等乡镇,通过河道经营权的承包到户,通过溪流实行全年禁渔休养、增殖放流等措施,溪流性鱼类恢复明显。另外,通过对溪边的荒置河滩地进行适当改造,引入溪水,开展光唇鱼、倒刺鱼巴等土著鱼类的试养殖,增加了农民与村级集体的收入。

    三是增殖放流打造香鱼随人水生态。青田县瓯江梯级电站的开发,在青田县境内形成了一个以千峡湖、五里亭水库、外雄、三溪口等大中型水库为代表的增养殖水面,同时,随着中小河流整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很多地方形成了碧水绕村的乡村水环境。我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增殖放流工程,落实“香鱼随人”理念,坚持河道整治到哪里,鱼就放到哪里。截至今年8月,已投入资金50多万元,在瓯江青田段、方山源、十一、十二都源、章村港、阜山玉带溪、腊口坑口源等水域放流田鱼、赤眼鳟、香鱼、唇鱼骨、光唇鱼等鱼苗1200万尾。通过增殖放流,以鱼洁水,增强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证水域的资源持续发展与利用,形成了有青田特色的美丽乡村水生态,实现“水清、岸绿、景美、鱼游”的景观。

    四是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首先是加快鼋救护站建设。目前,“青田县鼋救护站”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投标,争取早日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其次是开展鼋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与浙江省淡水研究所一起,开展“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现状及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目的是初步摸清保护区内鼋的生物量,摸清保护区内鼋的生境现状。再次是开展协作共建,为鼋的养殖、繁殖打下基础。抓住救护被渔民误到的一只鼋的机会,与滩坑水电站的“瓯江水生生物增殖站”合作,利用 “瓯江水生生物增殖站”的现有设施、设备,进行鼋的养殖试验,开展有关鼋的生活习性、生长情况等相关探索。

    五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水产品安全生产是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首先,今年我们要对全县的重点养殖场所开展10个批次的抽样检查,目前已完成3个批次的样品抽查。其次是“五举措”加强对捕捞渔船的监管:GPS卫星监控与短信预警、分片编组互帮互助、及时更新老旧渔船、与渔民签定安全生产承诺书告知书、为生产渔民购买小额保险等。再者是渔业生产秩序管理网格化。我们将县域渔业生产秩序分为七个区块,进行网格化管理,要求渔业管理人员开展渔业生产管理日常化、经常化,确保渔业违规案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制止。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渔业青田开展养殖生物
蚂蟥的加工技术 乌龟腐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