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率先发展网箱养殖 靠海吃海闯出致富新路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率先发展网箱养殖 靠海吃海闯出致富新路

发布时间:2016-04-12 01:18:3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口述人:颜秋新

  简介:颜秋新,男,广东揭阳人,1939年出生。他长期工作、生活在海岛,历任桂山公社办公室主任,革委会副主任、副书记;桂山镇委书记;万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市统计局局长。

  “改革开放以来,桂山岛率先在全省发展网箱养殖,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桂山渔民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原桂山镇委书记,万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颜秋新如此感慨,发展至今,深海网箱养殖已成为桂山岛渔业产业重要特色之一。目前,桂山岛网箱养殖总量超过5万平方米,占整个万山区渔业养殖总面积的90%。辉煌成就的取得正是海岛渔民敢开风气之先,大胆创新改革的结果。

  早期:兵团作战 吃大锅饭

  “桂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历史阶段。在各个阶段,桂山人民不断创新,从不自觉到自觉,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颜秋新回忆,珠海历来是个渔业大县。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初期,万山渔场是全国有名的大渔场。万山鱼汛的年捕捞量可达50万担,为全国渔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颜秋新记得,1974年桂山公社成立,同年,他调往海岛工作。他告诉记者,当年海岛硬件环境和条件非常有限,渔民生活总体上相对艰辛。但与那个时代的农民相比,生活算相对富足。“由于海洋资源丰富,渔民最起码不用饿肚子。”颜秋新回忆,桂山岛上有两个渔村。山上居住的是半渔半农的客家人。山下是俗称“疍家佬”的水上人家。以捕捞为主业的山下渔村生活更好些。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岛渔民往来港澳与内地,多数持双重身份。1961年,国务院曾特批珠海的海岛渔民可以进入香港卖鱼。渔民自由往来香港与内地之间,也得到些便利与实惠。

  改革开放之前属于计划经济年代,渔业生产组织严密,实行兵团作战。“广东、广西、福建三省组成指挥部联合作战。当然,大兵团生产方式基本可定性为掠夺性海洋捕捞,造成海洋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来,整个万山渔场的资源迅速枯竭。鱼汛期捕捞量明显下降。”颜秋新记得,至1979年,受极左路线影响,全国渔业开始走下坡路,珠海也不例外。

  改革:大胆搞承包 探索致富路

  面对渔民们捕鱼不赚钱的困境,当年,时任桂山村支部书记的冼十五无奈之下开始反省与思考。1980年,冼十五尝试在大队搞“包船到户”,让渔民们各自承包船只出海捕鱼,并鼓励渔民将捕捞到的渔获拿到香港售卖,以提高收入。“冼十五当年承包了一条拖船,年收入可达20000多元。这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渔民承包渔船的积极性。”颜秋新表示,包船到户的办法实行一年后,渔民们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钱袋子也鼓了起来。然而,好景不长。1981年初,政治气氛有所转变,包船到户的做法受到上级严厉批判。“富有戏剧性的是,同年12月,中央政策又发生变化。全国开始推行包产到户,渔民包船到户的做法又成先进经验典型受到表彰。”颜秋新记得,1982年,桂山人民公社成为先进典型,桂山村四个万元户渔民还获得了上级嘉奖。

  1982年,“包船到户”在万山全面铺开。海岛渔业在这一时期再现勃勃生机。

  “可惜,承包渔船的好光景并不长。包船到户后,渔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但是,随着船只老化,维修费用高。油料价格也不断升高,承包搞不下去了。”颜秋新回忆,长期的大兵团作战,海洋资源逐渐枯竭,捕捞成本也不断增加。至1984年,包船到户终究还是搞不下去了。

  转型:网箱养殖 共同致富

  身为渔业带头人的冼十五再次开动脑筋。1985年,冼十五去香港探亲,无意中了解到当地渔民已经很少出海捕鱼了,而是开展规模化养鱼,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这一发现给冼十五深刻启发。回来后,他组织了渔民骨干专程到长洲岛考察,学习长洲渔民利用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技术。经过市场调查,冼十五认定,海水网箱养殖不失为一条重振渔业的新路子。

  为此,他大胆向银行贷款,率先在桂山湾建起了一个12网箱的鱼排,开始试养。经过两年的摸索,第二年捕捞起1000多斤石斑鱼。所有渔获送到香港销售后,一下子捧回了十多万港币。“一个3米×3米的网箱,每年可实现养殖收益10000元港币。消息一传出,立即轰动了整个万山,轰动了珠海。”回忆起这些,颜秋新提高了语调,“当时的网箱造价很贵,一个3立方米的网箱,成本大约7000元,可以养殖500尾石斑。养殖石斑的成本综合起来约50元/斤,养殖周期为两年。香港市场当时的石斑鱼价格每斤约120元港币。显而易见,养殖石斑鱼纯利润可达50%,可行。”颜秋新比划着计算。

  解决海岛渔民生计问题,大力推广网箱技术为可行之路。时任市委书记的方苞与市长梁广大带着农渔委、科委、金融及水产等部门领导亲临桂山公社调研。方苞肯定了桂山调整产业结构,走渔工商一体化道路的创新做法,肯定了桂山渔业以香港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的大胆尝试。随后,珠海政府很快出台了针对网箱养殖的扶持政策。优惠政策扶持下,网箱养殖很快发展起来。从传统捕捞业转向养殖业,海岛渔民视野逐渐拓宽,观念转变,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1986年,万山渔业迎来第二个春天。万山、担杆渔民争相到桂山参观,学习网箱养殖经验。网箱养殖兴盛期,万山网箱养殖拥有网箱近3000个。通过网箱养殖,渔业生产发展起来。至1988年,渔业总产值由原来的300多万元增长至2600万元,增长近8倍。渔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多元增长至13000元。海岛上万元户普遍,有七成渔民成为10万元户。在发展网箱养殖的同时,各村集体经济也大幅增长,村委凝聚力大幅提升。

  上世纪80年代末,桂山岛百万富翁已有十多人。渔民开始在万山群岛盖新楼。更有大胆者,亦渔亦商,建酒楼开餐馆,走上了多种经营之路。

  1990年后,海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石矿场为桂山发展带来机遇。“由于香港经济腾飞,石材成为稀罕物,石头出口香港可创汇。1立方石头换一个芒果,一个进口芒果价值5元港币。”颜秋新回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海岛渔民勇立潮头,开展网箱养殖、开石矿创汇,建海堤,修公路,建新村,谱写海岛建设新乐章。

  今日桂山更不可同日而语。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全镇海水养殖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养殖品种也日益丰富。除当年引进的石斑鱼外,近年更推广养殖“珍珠龙趸石斑鱼”、“皱纹盘鲍”等新品种,巴非蛤、文蛤、海胆、荔枝螺、东风螺、墨西哥湾扇贝、企鹅珍珠贝等贝类珍品广泛推广养殖。一批高品质海产养殖基地陆续建成。海洋生态健康养殖业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养殖渔民渔业海岛万山
山东东营市安排部署2015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强强联手,严厉打击非法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