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江苏张家港试水鱼蟹稻生产模式 每亩收入抵上去年30亩

江苏张家港试水鱼蟹稻生产模式 每亩收入抵上去年30亩

发布时间:2016-04-13 08:3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鱼蟹稻“三位一体”的生产新模式,在张家港市后塍华高水产养殖场“问世”。□记者 王乐飞 摄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220余亩水塘,套养8万只螃蟹、6万尾鳜鱼苗,三分之一的水塘还要种上调节水体生态的“芦苇稻”,经过多年创新摸索,这种鱼蟹稻“三位一体”的生产新模式在张家港市后塍华高水产养殖场“问世”。

和大部分水塘相比,华高水产养殖场有两处明显的不一样:首先,其他水塘四周都是整洁干净,很少见草,这里却专门引种了草坪草,并且长得郁郁葱葱;其次,每块水塘中间有凸起的规整耕地,其中一块还长着绿油油的“芦苇稻”秧苗。尽管昨天上午大雨,但水塘里几乎不见浑浊,“正是水下和四周的草起了作用,保持了水土、净化了雨水,”养殖场老板顾建明说。在雨水滋养下,秧苗长势旺盛,“很快就可以移栽了。”顾建明说,这是为完善套养引进的“新武器”。

“农业生产也要创新,只有集约利用资源,才能增加效益。”从事养殖10多年的顾建明,不断创新尝试新的生产方式。去年,他在一块30亩的水塘里试验套养了青虾、螃蟹以及鳜鱼。顾建明说,螃蟹和鳜鱼的养殖环境基本相符,适合套养,“鳜鱼吃活体,螃蟹吃饲料,它们的食物链不冲突,不会破坏水塘的生态平衡。”

去年的尝试结果并不完美,由于虾量过大,影响了水质,增加很多人工净化水体成本,后来很多青虾又被鳜鱼吃掉。尽管如此,套养的30亩水塘亩均净收入仍翻倍超过1万元,“每亩螃蟹产量180斤、鳜鱼产量240斤,如果单一养蟹,每亩产量也就是200斤。”顾建明说。

顾建明今年改变了套养结构,先是鳜鱼跟蟹套养,等到今年11月份鳜鱼上市卖完后,12月份再放养青虾,直到第二年4月份青虾上市,一年生产两季,实现良性循环。

顾建明对今年的套养更加乐观,因为有了“芦苇稻”。这种稻的生长就像芦苇,每节生根,浮在水面,“身高”可达1.6米,不仅可替代水草净化水质,其发达的根须还能帮螃蟹躲避天敌、遮阴,也是蟹的天然饵料。更重要的是,炎热夏季,水草容易腐烂需要打捞,“芦苇稻”则处在旺盛生长期,不仅不会腐烂,还能吸收水塘里的氨、氮等作为养料,成为保持水体平衡的“调节器”。“据测试,夏季高温期间,种植‘芦苇稻’的水体温度比普通水体低4℃左右,这又为鱼、蟹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芦苇稻”收获的大米也可以带来部分收益。“这种‘水上有稻、水中有鱼、水底有蟹’的立体养殖模式,可以实现增产又增收。预计今年的亩均净收入和去年的30亩试验田差不多。”顾建明说。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水塘建明芦苇螃蟹今年
江苏省渔业专家为宿迁特色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山东烟台牟平区积极开展春季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排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