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血汗海鲜工厂”报道刷爆朋友圈

“血汗海鲜工厂”报道刷爆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6-05-26 08:25:59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两天微信新闻"朋友圈"里面,一则《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的文章刷屏了。

  这文章说的就是,在美国当地时间18号,刚刚获得2016年普利策奖"公共服务奖"的一篇美联社的新闻报道:四位女记者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跟踪调查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用工行为,共形成10篇调查报道。

  在东南亚的渔港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被关在船上昼夜劳作,被迫与家人分离:“我们已经很久没和家人联系了,父母也许以为我们死了,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的船上工作了很久,我求船长放了我们。我不要工钱,我只想上岸回家。”

  船主赚取暴利,渔工们却拿不到一分钱,生了病还会关在笼子里,如同现代奴隶。 

  渔民说:“他们把我关起来,我没有喝酒,没有打架。我很努力的工作,我求他们带我去医院,但是没有人理我。”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当地官员却装聋作哑:“还有这样的事吗,我们正在解决问题,现在正在解决。”

  为了解救这些悲惨的渔工,一群美联社的记者历经一年多的明查暗访,终于将这个惊天的秘密公诸于世。而这篇解放两千多名劳工,促使东南亚渔业全面改革的报道,当之无愧的获得了今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当地时间4月18日,2016年普利策奖行政官迈克· 普赖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宣布:美联社获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作品是关于渔工遭受奴役的调查报道。该报道帮助两千名渔工重获自由,美联社获得今年的普利策金奖。”

  在得知获得普利策奖之后,这篇报道的其中的一位记者罗宾·麦克道尔代表整个团队发言:“这是一个盛大的庆祝,我们十分高兴。全体工作人员都很高兴,但是有一点小悲伤,因为渔船上还有很多的劳工即使是被救的渔工们也可能会重蹈覆辙,很多人都很贫穷。”

  同在美国的《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彭伟祥在看到这篇报道后感慨:深入调查、并且具有人文关怀,是《血汗海鲜工厂》最打动人的地方。

  彭伟祥说,通过这种报道证明两个问题,第一、内容这种东西不管是信息社会如何发达,一个深入报道有社会责任感的这个调查型的报道,永远是一种稀缺产品。这种文章的获奖带有一种价值观,是一个标杆性的东西,做好的东西、做扎实的报道。另外一个是这组报道发稿时机的选择,是等到把这些被虐待的这些工人救出来以后才发的报道,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值得称道。之所以能够获奖,第一是扎实和缜密的调查,另外是作为职业新闻人有自己的这种社会责任感,第三、从发稿时机选择来讲,更加印证了这种社会责任感,这几方面打动了评委。

  凤凰卫视美国记者庞哲介绍,在美国,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并不"光鲜亮丽",他们薪水不高,而且往往需要直面生命危险,才能完成真正有深度的报道。调查新闻从业人员的薪水并不高,平均不到年薪3万,有的是3万5千起薪,最高也是10万以下,属于低薪阶层,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往往是保持低姿态,以便调查工作开展的方便。在很多极危险的环境下,也只能是只身进入险境没有任何保护。但是最终报告的成果所带来的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受到惩罚,就是对新闻从业人员最大的奖励。

  彭伟祥指出,在自媒体、网络媒体、碎片化短新闻"活跃"的今天,传统媒体人、职业记者依然需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用专业用诚意做一些真正有深度和社会价值的报道。

  不仅是西方需要这种报道,任何社会都需要有报道。媒体的这种监督和对社会进程的推动和改变应该说是不变的,只不过现在我们的心态太浮躁了,做不长效。包括传统媒体,特别是现在,在被网络媒体裹挟着一路向前。现在应该站起来,回头看一看,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其实我们能做得很多,只不过现在需要静下心来的心态。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报道新闻我们这种媒体
福建漳州龙海市多部门联合执法清退整治九龙江入海口湾内挂吊养殖 天津放生者为躲渔夫捕捞租船海河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