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淡水养殖辽宁海水鲈鱼养殖技术(采捕自然苗鲈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辽宁海水鲈鱼养殖技术(采捕自然苗鲈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3-06-19 20:40:15编辑:水产百科归类:淡水养殖

采捕自然苗
鲈鱼的人工鱼苗目前在技术上还没有过关。现在大多数是从天然海区捕捞苗种进行养殖。天然鲈鱼苗种在山东半岛有广泛分布胶南、青岛、荣成、威海、龙口、莱州、昌邑直至东营均有分布,其中分布最多的是莱州。每年3、4月份天然鲈鱼苗由深海移向沿岸索饵。此时鲈鱼苗已达到2.5~3厘米,运输较方便。每年的3、4月份由莱州向福建、广东运的苗种都在几千万尾以上。但近几年为了保护莱州湾的鲈鱼资源,限定运输数量,只要加强管理、合理捕捞和运输,基本上可以满足山东沿海、河北、辽宁的鲈鱼养殖的需要。鲈鱼的人工繁殖工作已经纳人国家“九五”科研计划,现简要介绍如下。
(二)鲈鱼人工育苗
1.亲鱼培育:目前鲈鱼人工育苗所使用的亲鱼是从野生苗种养成商品鱼的群体中挑选出来的,挑选出体格健壮、色泽好、无病无伤的亲鱼,放到网箱中精心培育,抓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培育环节,冬季使其安全越冬,不受伤。水温保持在10℃以上,并多投些精品饵料。春节是亲鱼肥育季节,由于春季天然水温不断升高,抓紧这一时期的饲育,喂饱、喂好,努力提高亲鱼的肥满度。春季投饵量一般为亲鱼总体重的5%~10%。夏季水温升高,亲鱼的食量减少,应该投喂新鲜的鲜活饵料,以保证夏季亲鱼的基本营养。秋季一般水温降至16~18℃,正是鲈鱼的繁殖季节,应该随时观察腹部的变化情况,发现亲鱼成熟立即催产,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亲鱼的防病及治病,特别是夏季水温较高,应该特别注意防治隐核虫及淀粉卵甲藻的发生和危害,发现该病立即治疗,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辽宁海水鲈鱼养殖技术(采捕自然苗鲈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

鲈鱼


亲鱼经过春季及夏季的强化培育,性腺由Ⅲ期发育至 IV 期,为秋季的人工繁殖打下了基础。如果春、夏季亲鱼培育欠佳,秋季性腺只能达到皿期而不能达到 IV 期,人工繁殖是不可能成功的。注射激素前应该取卵镜检,如果卵径达到600微米以上时,注射激素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如果卵径为500微米时,通过流水刺激、控温、适宜的光照及多次少量注射激素催熟,催产有可能获得成功。
2.催产:亲鱼如果发育到 IV 期,可以进行人工催产,催产使用的激素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A3 (促排卵素3号 1RH – A3 )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剂量是 1RH –A3 2~5微克/千克+ HCG 700~15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或不注射,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胸腔。
3.人工授精:注射激素后如果雌鱼腹部向两侧明显扩展,表明排卵已经开始,此时可以将亲鱼捞上来轻挤腹部,如果挤出的卵圆而光滑、饱满、透明,见水后迅速散开,说明卵子已达生理成熟,可以立即进行人工授精。使用干法授精首先将精液挤人一个干净的烧杯内,然后将卵挤人另一容器内(盆或桶均可以),迅速将精液倒人,用鸡毛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静止1 ~3分钟后稍稍搅拌,再静止1~3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卵数次,将多余的精液冲洗干净,计数后放人孵化器中孵化。
鲈鱼为分批产卵的鱼类,自然海区的鱼类一个繁殖季节至少可以产卵3~4次。鲈鱼的产卵量与体重有一定的关系。据报道,体重0.9~~3.1千克的雌性亲鱼人工采卵的量为(5~33)X10粒,体重3.2~9千克的亲鱼人工采卵的采卵量,(18~175)X10粒。
4.孵化:孵化容器可以使用容积为0.3~0.5立方米水体的玻璃钢桶或容积为10立方米的小型水泥池子。玻璃桶内放1个充气石,微弱充气,在水温为15℃时96小时孵出。卵的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放5万粒受精卵。鲈鱼孵化时的盐度以(31~34)X10-3为最好。据报道,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5~25℃, pH 为7.5~8.6,溶氧量为4~6毫克/升。一般受精率为60%~80%,孵化率为69%~94%,受精率及孵化率的高低与亲鱼的好坏及受精卵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当然也与水环境的好坏有关系。
5.鲈鱼早期胚胎发育形态特征
①受精卵:鲈鱼的受精卵为球形分离浮性卵,无色透明,卵径为1.33毫米,卵黄间隙小,卵内有1~3个油球。油球径平均为0.34毫米左右。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盘状分裂型。
②仔鱼:初孵仔鱼全长2.3毫米。头较小,眼较大,口尚未张开,卵黄囊呈卵圆形,油球位于卵黄前端,鳍均未分化。仔鱼全长3.83毫米时,肌节19十18=37对,残留一部分卵黄囊口仍未张开。孵出第四天,消化道打通,开始由内源性营养变成外源性营养,全长5.10毫米,卵黄囊已消失殆尽。孵出后第六天,全长达到5.65毫米,身体粗壮,头大,眼大,口大,消化道更发达。全长10.82毫米时各鳍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全长12.79毫米时,身体色素开始发达。
③稚鱼:全长15.23毫米时进人稚鱼期,体型与成鱼基本相似,第一背鳍出现5~6枚鳍条,臀鳍出现9枚鳍条,前郑盖除大棘3枚以外,又出现5~7枚小棘。
④幼鱼:全长18毫米左右时进人幼鱼期,各鳍及各器官均已发育完全,鳞片出现,并出现浓密的黄色素斑。
6.仔稚鱼及幼鱼培育:仔稚鱼培育池容积为10~15立方水体,放苗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万~5万尾。开口饵料为轮虫,轮虫密度为10~15个/毫升。前几天不用换水,从孵出后第五天开始换水,初次换水量仅为总水体的1/4,以后渐渐加大换水量。在投喂轮虫的同时向水体中投放一些小球藻,一方面可喂养轮虫,同时又可改良水质。大约孵出后第2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但此时仍继续投喂轮虫。大约在孵出后第27天开始投喂一些鱼肉糜。以后鱼肉糜的用量逐渐加大,鱼肉糜与卤虫同时投喂。孵出后第35天停止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可以投喂糠虾或卤虫的成虫。在投喂轮虫及卤虫无节幼体时一定要用小球藻进行两次培育,以保证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
稚鱼期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5000~8000尾,孵出后第45天进人幼鱼期后,放养密度改为每立方米水体3000~5000尾。投喂鱼肉糜后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1/2以上,甚至100%,每天排污1次,发现病害及时防治。

奥克丹 蒋经理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怎样养殖鱼塘调鲫鱼(鲫鱼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