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泥鳅养殖仙骨大头鱼与泥鳅池塘立体养殖模式

仙骨大头鱼与泥鳅池塘立体养殖模式

发布时间:2015-05-10 07:41:1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泥鳅养殖

  ■广东省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朱德兴 陈冰玲
    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王贺/文

  “仙骨鱼”是鳙鱼的突变种,俗称“仙骨大头鱼”、“缩骨鳙”。由于仙骨鱼味道鲜美,销路好,售价高,在华南地区很受养鱼户青睐。泥鳅是名贵的淡水鱼类,被喻为“水中人参”,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无论从当前产销状况看,还是从消费发展趋势看,仙骨鱼和泥鳅养殖市场前景都十分广阔。

  笔者根据仙骨鱼和泥鳅生活在不同水层的习性,于2013年在惠州市仲恺区开展仙骨鱼和泥鳅池塘立体养殖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充分掌握了一套仙骨鱼、泥鳅池塘高效立体养殖技术。现将试验情况与同行分享,以供参考。

  一、养殖基地条件

  试验的实施地点选择惠州市仲恺区鱼乐缘养殖场,该场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能排能灌、交通方便、电力配套。池塘3口,每口池塘面积8亩,均为长方形,塘梗坚固,池底平整,淤泥平均厚度约25cm,水深1m~3m。每口池塘配2台功率为5kw的纳米增氧机。

  二、苗种放养

  1.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在放苗前,先干塘,然后对池塘进行清整,清除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用量为每亩150kg暴晒10天后,蓄水至1m左右,蓄水10天后即投放鱼苗。

  2.放苗环境
  放苗前10天调节合适稳定的水环境。适宜的投苗时间为每年的3月~5月份,应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投苗。本试验在2013年3月15日~18日上午7:00~10:00之间投苗,均为晴天。

  3.苗种的放养
  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状,无病无伤。池塘主养仙骨鱼、泥鳅,再配养少量白鲢。投放密度:体重50g/尾~60g/尾的仙骨鱼苗300尾/亩,共7200尾;体长5cm/尾~8cm/尾的泥鳅2.5万尾/亩,共60万尾;体重60g/尾~80g/尾的白鲢30尾/亩,共720尾。

  三、饲养管理

  1.驯食
  鱼苗放养后第2天开始驯食,通过定时和声响驯化。驯化方法:一般是在每次喂食前,制造一定的有规律的声响,比如有节奏的敲盆声,持续一段时间后鱼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每当一听到有规律的敲击声就会游到投饲点摄食。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投喂仙骨鱼专用粉状饲料及泥鳅专用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2%,仙骨鱼饲料及泥鳅饲料分别在不同的地点投喂,逐步形成仙骨鱼及泥鳅摄食专用饲料的习惯。约8天~10天驯化成功,开始进入正常饲养。

  2.日常投喂
  每天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饲,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4%。根据天气变化和摄食情况,适当增减,特别在阴雨天及暴雨天要减少投喂量。

  3.水质调节
  养殖初期以注水为主,每月的月初及月末各加注1次新水,使池塘平均水位从1m增加至1.5m左右;养殖中期为高温季节,加大池塘注水换水力度,每隔10天排、进水1次,每次注水前先排掉约0.5m深的池塘老水,然后再加注新水;养殖后期每隔20天排、进水1次,每次注水前先排掉约0.5m深的池塘老水,然后再加注新水。注换水时水温温差应小于3℃,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pH值在7.0~7.5之间,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每个月20号定期施用EM菌等水质改良剂来调节水质,池塘内每月施生石灰1次,用量为10kg/亩~12.5kg/亩。在养殖的过程中,视鱼的活动情况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通常开机时间为上午4:00~7:00,下午19:00~21:00。阴天、雨天或鱼类严重浮头时增加开机时间。

  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查箱和巡塘,观察仙骨鱼和泥鳅的活动及水质变化情况,发现病鱼和死鱼要及时捞出检查,如发现病害发生时,应及早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蔓延。平时做好日常生产记录。

  5.病害防治
  仙骨鱼和泥鳅抗病力较强,一般不容易患病,但一旦发病治疗难度较大,一些流行性疾病即便治好,也会影响仙骨鱼和泥鳅生长,因此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因此,池塘养殖仙骨鱼、泥鳅要本着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疗、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仙骨鱼、泥鳅发病的主要措施:
  (1)清池消毒。在放种前,要彻底清池消毒,消灭池中病原体和其他敌害。
  (2)避免在连续阴雨天投放鱼苗。阴雨天水中溶解氧低、氨氮较高、水温不稳定,鱼种入箱后驯食困难,且极易患病,难以治疗。
  (3)定期预防。发病季节,定期在池塘中泼洒戊二醛等消毒液预防疾病。在饲料中添加入大蒜或三黄粉,预防细菌性疾病。
  (4)疾病隔离。当巡塘发现有患病个体时,一定要及时将其捞出埋掉,防止疾病传播蔓延。

  四、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约9个月的养殖,仙骨鱼、泥鳅即可捕捞上市。本试验仙骨鱼成活率高达92.3%,体重可达2.56kg/尾,总产量高达17012.74kg,平均亩产708.86kg。泥鳅平均成活率高达76.3%,体重25g/尾,总产量高达11445kg,平均亩产476.86kg。白鲢平均成活率高达90.3%,体重可达5.12kg/尾,总产量高达3263.8kg,平均亩产135.99kg。实现销售收入66.8万元,扣除苗种、饲料、药品、工人工资、塘租等费用后,利润达20.3万元(见表1),平均亩利润高达0.8346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43,取得较好养殖效益。

  五、小结

  1.本次试验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混合养殖仙骨鱼与泥鳅,改变了过去只是在池塘中单养仙骨鱼或泥鳅的传统养殖模式,实现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池塘水质调控是养殖成功的根本。本次试验立体养殖仙骨鱼、泥鳅是高密度投饵养殖,虽然仙骨鱼及泥鳅都喜欢在肥水环境中长,但如果池塘水质调控不当,容易引起水质恶化,病菌滋生,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因此,掌握正确的水质调节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选用合适的仙骨鱼及泥鳅专用配合饲料是高产、高利润的关键。本试验专门跟正规大型的水产饲料厂家选购合适的仙骨鱼及泥鳅专用配合饲料,保证其适口性,同时饲料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30%和35%以上,为仙骨鱼及泥鳅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本试验通过合理放养、科学投喂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达到了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泥鳅池塘养殖饲料试验
淡水牛蛙养殖常见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一例海参养殖池塘肥水和青苔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