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虾类养殖南美白对虾半精养生产技术——第二部分虾苗及其放养

南美白对虾半精养生产技术——第二部分虾苗及其放养

发布时间:2015-10-23 08:4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虾类养殖
报道对虾养殖生产中,虾苗的质量、大小。放养密度以及运输和苗种入池前后的各项准备工作,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关系着生产效益的高低。为了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减轻养成期的管理压力,下述各个方面必须引起十分重视。 

   2.1虾苗的质量鉴别 

  南美白对虾幼虾与成虾相比、除了离水抗力更强和能耐受更低的溶解氧外,对温、盐度突然变化和躲避敌害侵袭的能力都较弱。因此用于养殖生产的虾苗体长以大为宜(2cm以上)。此外还要注意作为苗种的个体必须挑选活力大、对外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动)、体表光洁、体躯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浊)、全身无病(肢体完整,大触鞭不发红、中胸腺不混浊、鳃体不变黑)等。但是鉴别虾苗健康程度的最有效办法还是抗离水试验。即从育苗池内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原水,如果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苗,否则是劣质苗。 

   2.2虾苗入养成池前的准备

  南美白对虾幼体,从高温(原生活水温)突然向低温水转移的适应能力较成虾弱。例如从22.5℃条件下突然进入水温12℃时就会出现死亡。但温度逐渐下降时不死。此外,原生活水温超高、它们对低温的适应阀值也会随之提高(即对低温的适应性越差)。我国南北方育苗的水温通常在25~28℃范围内,与野外放养水温有时差异较大,为了保证幼苗出池后的存活力,购苗单位必须向育苗单位提出,在幼体变态进入仔虾期后,应该逐渐将水温下降到与放养池基本一致,使两处的水温差别不要超过5℃。 

   2.3虾苗运输 

  虾苗运输方法应视路程远近及交通条件而确定。短途运输一般采用敞口帆布桶,桶内盛入育苗用消毒海水1/3。水温要接近出苗池海水,并加入适量抗菌素, (例如黄连素),后者浓度一般为 1X 1ppm~ 2 X 1ppm。一个0.1吨容量的上述容器内可装1cm左右体长的虾苗10万尾左右,如果 进行充气增氧则装苗密度可增大一倍。用这种方法,在水温18~23℃情况下,6小时内的运输成活率几乎可达100%;长途运输一般用尼龙袋(无毒聚乙烯薄膜袋)盛水充氧法。一个容量10升的尼龙袋,内灌新鲜消毒海水1/ 4(海水内加抗菌素,浓度1X 1ppm~2 X1ppm),充氧3/4放苗5000~10,000尾。在气温23℃上下,运输10 小时,虾苗存活率不会受到影响。 

  在装苗和运输途中应注意:1.混浊和已经污染的海水不能用来运苗;2.不要将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的虾苗混放在同一容器内(避免互残);3.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温;4.力争直运、快运、避免中途长时间停车,必须停车时要安放袖珍直流充气机呼气石)曝气;5.运输过程中不投喂饵料;6.虾苗到达目的地后要做好温度、盐度检查,为虾苗移放入池作好准备。 

   2.4虾苗计数 

  虾苗入池放养前是暂准确计数,关系到养成期内的投饵和水质管理。计数通常采用容量法和重量法,后者又可分为直接称量和间接称量两种。

   2.4.1容量法 

  先将装苗桶内的水体体积求出,然后用手(要经过消毒)搅拌水体,使虾苗分布均匀,用定量容器迅速地从桶内取出样品,再用倾泻法逐个计数。为了增加样品的代表性,上述取样容器不宜太小(不小于200ml),取样要重复两三次,然后求出 每杯样品内虾苗的平均数,再根据已知桶内的水体体积,算出该桶虾苗的总数。例如,已知桶内的实际水量(带虾苗)为50,000ml的,定量取样器的实际容水量为500ml时,三次取样的平均虾苗数为583尾,则上述桶内的虾苗数应该是500(ml):583(尾)=500,000(ml):X(尾),经计算 X=583,000尾。最后将各装苗桶求得的数字相加,即为入池虾苗的总数。 

   2.4.2重量法 

  (1)直接称量法——先称取一定重量的虾苗(用湿毛巾吸去水分),点算出该重量下的虾苗个数,然后按同样方法把准备入池的虾苗重量称出,按比例关系求出后者的虾苗总数。例如,已知50g(市两)湿重虾苗为5,000尾,用同样标准称取的待入池虾苗的总重量为5,000g(10市斤),则50(克):5,000(尾)=5,000克):x(尾)。 X=50,000尾。即该重量下入池虾苗的数量为50万尾。或者说,50万尾待放虾苗的重量应该是10市斤。 

  (2)间接称量法——先在较大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新鲜海水。称出该容器和海水的合重,将需要入池的虾苗从出苗网箱内用手抄网捞出、并用挤干后的湿毛巾从手抄网的底部吸去水分后,将虾苗投入.上述容器内,并再次称重。把第二次称得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的重量,其结果即为虾苗的重量。最后按已知单位重量下虾苗的个数,求出准备入池虾苗的总数。例如,已知50g虾苗为 5,000尾,第一次称得的重量(桶十水)为觎市斤,第二次称得的重量(桶十水十苗)为70市斤,第H次重量减去第一次重量等于10市斤(入桶虾苗实重)。因为每50克(1市两)虾苗为5,000 尾,则上述10市斤(5,000克)重量下的虾苗总数应为50(g):5,000(尾)=5,000克:X (尾)。经计算得X=50万尾。 

  上述两种方法,容量法的误差较大,因为虾苗在水内的活动速度很快,一般的搅动不易使它们分布均匀,特别是桶内虾苗密度较小时尤为如此。此外取样器的大小对准确性也有影响。因此用容量法取样时,桶内虾苗的密度一定要大。取样器的容积也应该尽量地大,但这样做时,虾苗的计数工作就会显得过于繁重,点苗时间也会拖得很长,相比之下,重量法的优点就比较突出。采用这种方法时,如果虾苗中混入的杂质极少,计数的可靠率就可以大为提高。由于南美白对虾仔虾期的抗离水耐力很大,只要重量所用的时间不太长(不超过20分钟),对于它们的活力是不会产生影响的。 

   2.5虾苗放养条件和放养密度

  虾苗从育苗场经过运输到放养前,经历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为了保证入池后虾苗的存活率,放养前必须严格做到: 

  2.5.1检查运输质量——虾苗运输过程中,由于不投食、难免会有互食现象发生,特别是正逢个体大量蜕皮时更为如此,因此入池前再次计数很重要。除此外还应注意,体弱、带病和长度不够标准的虾苗不要入池。半精养池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的体长要求不少于0.7Cm,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经过中间暂养,待体长增加到2cm以上时再行放南(见中间培育)。 

  2.5.2控制放苗密度——养虾池放苗密度的确定,常常与养殖水体的生物负载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半精养虾池,由于人控条件差(例如不启用增氧机)因此放南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以每平方米9~12尾较为适宜(指经过中间培育的大虾苗)。即每市亩的放苗量为6,000——8,000尾。未经中间培育而直接放养入池的幼苗,其投放量也不应该超过15,000尾。 

  2.5.3注意放养时期的水环境条件——虾苗入池前,首先要检查池水的温度,其次是盐度和PH值。要尽可能地使虾苗的原生活环境条件与养殖池相一致(必要时采用运苗桶内逐级换水法调温)。室外水温低于16℃时也不要放苗。放苗应选择风和日暖的日子,放苗位置应该在上风方向(切忌在迎风浪的浅滩处放南)。池内虾苗要一次性放足,苗种入池不能采用泼撤法,必须连桶浸没入水中,然后逐渐倾泻。塑料袋运输虾苗时,为了防止温差过分悬殊,常常采用飘浮法即将密封的运苗袋先放置在养虾池内部浮一段时间,使袋内外水温逐渐相近,然后开袋逸苗(注意袋内氧气是否充足!)。

   2.6虾苗中间培育

   2.6.1虾苗中间培育的意义 

  中间培育(Intermediate CultUre)或称中间暂养,是指将体长较小的虾苗在面积不大的海水池内,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密度饲育,使全长达到一定规格(2.scm以上)后,再移入养成地(rw ont pond)继续饲养的一种过渡性生产措施。采用这种办法的好处是: 

  (1)可以选优汰劣,保证二次放苗质量——中间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不大,水质条件容易控制,也利于集中投饵管理,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早苗放养往往受气温条件的限制,利用塑料膜大棚保温去进行中间培育,可以解决上述矛盾; 

  (2)方便中、后期对虾养殖管理——经过中间培育的虾苗,再次计数的准确率较高,加上体形较大,对抗御水环境压力和躲避敌害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存活率相对稳定,可以比较准确地控制投饵和换水; 

  (3)有利于养成池内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中间培育推迟了养成他内虾苗的放养时间(25d左右),为彻底清池和繁殖地内基础饵料生物赢得了充分时间; 

  (4)减轻养虾池内有机污染的压力——由于虾池养成期缩短。由养殖而带来的污染威胁也大大减弱,有利于延缓养虾池内对虾发病的时间和地体“老化”的进程,对养殖海区的水环境保护有利。 

   2.6.2中间培育池的构造和附属设施

  中间培育池一般为土质,大小1,000~ 3, 000平方米,长条形,横向跨度不大于30m,池深1.5m左右。为了提高新老海水的交换率,池底的坡度一般较大(比降不大于1:100,即10ho长袖两端的底部落差不小于1米,池两端还分别设有进、排水口,后者的基本结构因各地条件而异(可以建闸,也可以建涵洞,但是要能保证进、排水方便,出水时不伤及虾苗);为了提高培育效率和防止气温偏低时带来的不利影响,池内要配置增氧设施,池体上方要加罩塑料大棚。 

   2.6.3中间培育池的放苗密度,培育时间和出池规格 

  为了与育苗和大池生产相衔接,中间培育的时间一般都在虾苗正式放养前20~30夭。放南量和出苗规格应视计划要求和管理能力而定,通常在水温22~25℃ (南美白对虾盐度比较不重要),池内充气(或口换水量达20%),有足够的营养保证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池底对虾密度为300 尾左右(折合每亩20万尾),25d内虾苗的体长可以由Icm左右长至2.5~3cm。

   2.6.4中间培育管理 

  中间培育的管理内容与养成生产大致相同(见后第三部分)。主要包括消毒地体、投饵、充气、换水和疾病防治等。但是由于水体的面积不大,加上虾苗密度较高,因此对管理的要求也较严格,具体为: 

  (1)清地消毒和疾病预防—一放南前先彻底清理池底,然后用 30~ 50 X 1ppm浓度的漂白粉浸泡2~3d(水深满池)。消毒结束后将水排尽,并注入经60目筛滤的新鲜海水,同时适当施肥,直到海水出现黄绿色或者茶褐色(透明度30cm左右,注意防止有毒赤潮生物混入川十移入虾苗。 

  (2)投饵管理——培育期以鲜活饵料为主,包括成体卤虫,切断的沙蚕和鱼贝碎肉等。也可以优质配合饵料为食(对后者的要求之一是入水后不易溃散),每日投喂6~8次(勤投少喂),投饵量视对虾生长情况而适当调整(要求每旬生长速度为0.6~1cm)。大体上鲜湿饵料的日投喂量占对虾总体重的150~100%,配合饵料干占]0~8%。 

  必须强调指出,由于近年来海区虾病蔓延比较严重,中间培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甲壳类动物作饵料,特别要严绝以发病区和发病季节的小杂虾类为饵料。 

  (3)水质管理——水质监测项目与养成期管理相同,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加测池内生物组成和生物量变化,同时定期进行虾苗池存量估计。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投苗后最好立即加入ZTY-I型复方水环境保护剂(青岛麦饭石综合加工厂生产)。上述保护剂的首次投量为359g/立方水,以后每天投放1次,用量为15PPM(换水后投放)。后期(出池前期)最好在池底投放光合细菌。 培育期内,每天的换水率最好不低于20%,水温最低也必须保证在18℃以上,并且坚持夜间充气,务使海水内溶解氧的含量始终保持在接近饱和点。 

   2.6.5中间培育池出苗 

  中间培育池如果与位置较低的养成他毗邻,开闸后虾苗即可随水流入养成池。缺点是数量较难确定。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长袖网箱,后者方形,大小为 2 X 1. 5 X l m(高)(网目大小为 18目(1. 025mm),操作时袖网的大口面与中间培育池的排水口相联,小口面接网箱,后者的2/3浸设在水中,一经启闸,虾苗即可源源流入箱内,到一定密度后用手操网随时捞出,用称量法计数后转入养成池。 

   2.6.6中间培育池的善后处理 

  经过高密度中间培育的虾池已经“老化”,非经重新消毒,清底和肥水处理不能直接用于继续培育,否则对虾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培育重量中间条件海水
青鱼鱼种培育常见病毛管虫病治疗方法 浙江嘉兴市小龙虾虾仁出口量价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