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稻—鱼—鸭同田共生效益高系统条件

稻—鱼—鸭同田共生效益高系统条件

发布时间:2015-12-01 00:18:05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一、稻田选择

  1、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的环境。

  2、选择地势平坦,倾斜度低,土质保水力强的稻田。

  3、应采用旱育稀植、人工插秧的稻田。

  二、稻田设施

  田内埂高30~40厘米,外埂高50厘米,田埂要坚固整实。在外围田埂留一个溢洪口,以便受涝灾时备用;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以利于水体的流动交换;在进出水口和溢洪口都要安装用铁丝网做的拦鱼栅,其高度、宽高要略大于水口,防止逃鱼;鱼沟、鱼溜放养稻田池面积大小,鱼沟可挖成口字形,日字形或田字形。鱼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并在鱼沟连接处挖有深50厘米,长、宽各1米的鱼溜;在放鱼的几个稻池的中间,选一个宽一点的田埂,稍加整平,以做鸭的固定栖息地。

  三、鸭雏、鱼苗的放养

  1、放养时间 选在插秧后3~5天,待稻秧长出新根系,叶片返青时放鱼苗,时令是5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稻苗彻底返青后放鸭雏。

  2、放养规格 鸭雏为2周龄,鱼苗为春片鲤、鲫,单尾重40~50克以上。

  3、放养密度 在不投食料的情况下,亩放1~1.25千克鱼苗,鸭雏平均10只。

  4、放鸭方法 待稻苗返青后,选择天晴日丽的中午,把清晨空腹不喂的鸭雏运到所选固定栖息的埂子上,放上饲料,饲喂后任其自由入田活动和觅食。其饲槽不动,过1`2个小时在此再边唤边喂,到傍晚再边唤边喂1次。鸭雏经连续几天唤喂,使其在此固定露宿,不用人工看管,也不用喂食了。

  四、放养后的管理

  1、加强巡查,发现池埂漏水和坍塌,及时修补,特别是大雨天防止漫埂逃鱼。

  2、看好水源,及时补水,防止干池。

  3、根据鸭、鱼生长期不同,控制好水的适宜深度,以适宜鸭、鱼的活动和觅食。

  4、如有相邻地块放养的鸭子发生混群,不要人为追捉,强行分群,待其饱食和嬉水之后,会各自识别自已的群伙,分别结伴席地酣憩,并在傍晚各自返回其固本息地。

  五、农药和施肥

  1、在稻田需要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时,应尽量选择低毒无害的药物。

  2、如农药毒性较大,应把鸭、鱼驱赶至一个固定地方避开,或采用地块轮流用药。

  3、在喷洒粉剂农药时,应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向稻苗茎叶上喷洒;如喷药液时应在中、下午无露水时往稻田茎叶喷洒。避免农药大量落入稻田水中。

  4、养鸭、鱼的稻田最好施肥效较长果基肥。如尿素、二胺或农家肥。不仅对鱼无害,而且有利生长。

  5、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稻田追施禽粪肥。既对稻苗生长有利,又可增补鱼、鸭食饵,有利于加速鱼、鸭生长。

  六、收获方法

  鱼、鸭在稻田的生长期以稻田放水时为止。放水时将鸭一次赶出田地,选留种鸭或蛋鸭后,其余一律宰杀出售;鱼可在鱼沟和鱼溜内暂养,分期上市出售或自食。

  七、效果

  该技术使稻、鸭、鱼三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生物间时龄差异和时空条件,回避和控制生物间的制约性,达到稻、鸭、鱼同池共生。根据测定:10周龄鸭子,个体重可达2.5千克,成活率550。采食水中浮游生物和虫类,不用补饲和人工喂养。可以消灭稻田虫害、除去杂草及苔藻,节省化肥,农药,为生产绿色食品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活水,增加水和土壤的含氧量,促使稻禾早熟3~5天。试验结果,平均每亩增产水稻34千克,成鸭10只,鲜鱼12.5千克,每亩增收 208元。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稻田放养生长厘米农药
龙虾高效养殖法 乌鳢苗种和鱼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