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池塘水质调控、鱼类肠道养护、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水质调控、鱼类肠道养护、健康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6-01-28 03:24:0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池塘水质管理

  众所周知,“养鱼先养水”,“要想养好一池鱼,要先养好一池水”,“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池塘八字精养法,“水”排在第一位,说明水质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好水质,可保证鱼快速健康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减少鱼病、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一、水质主要理化指标

  1、溶解氧

  “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变温动物,鱼类摄入饲料的消化和代谢必须依靠水中溶氧,溶氧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影响重大。

  A、溶氧的来源与消耗

  池水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消耗是水中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呼吸作用和有机物分解耗氧。下表是溶氧来源与消耗的比例。

  B、溶氧变化规律

  白天溶氧高,下午2时左右溶氧常过饱和。夜间溶氧低,到黎明前最低;白天上层水溶氧高,下层水溶氧低,下午时上下层水氧差最大,夜间由于密度差,引起水的对流,上下层水溶氧逐渐趋于一致。水温高溶氧低,水温低溶氧高。气压低溶氧低。

  C、溶氧对养殖的影响

  溶氧极低时引起水生生物(包括鱼类)的窒息死亡;溶氧极低会影响鱼的摄饵量及饵料系数,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体中的鱼,摄饵量会下降,自身消耗加大,饵料系数显著升高。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的摄食、饲料消化、吸收和生长。

  溶氧充足时,有机物氧化分解完全,硝酸盐、硫酸盐等是稳定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比较完全,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毒物质;溶氧不足时,硝酸盐、硫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铵离子、硫离子,有毒物增加。因此,溶氧最好保持在4ppm以上。

  D、维持池水充足溶氧的方法

  生物增氧: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植物营养元素和光照,增加浮游生物种群数量。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产氧是水体中氧气的最主要来源。

  人工增氧:化学增氧,借助一些化学试剂向水中释放氧气,如过氧化钙、活性沸石等。加注新水,新鲜水溶氧高,但池水不宜太深,否则产生“温、溶氧跃层”,水体利用率低。

  机械增氧,原池抽水注水,或使用增氧机。正确使用增氧机(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大生长季节黎明前开,阴雨天或有浮头预兆夜间提前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晴天傍晚不开。

  减少水体耗氧因,投苗前清塘,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合理施肥投饵,用通威净水宝沉淀水中有机物及细菌,用光合细菌平衡菌相、藻相等方法。

  选择优质饵料并科学投喂,提高鱼的消化率、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 减少对溶氧的消耗。

  2、水温

  淡水养殖大部分是温水性鱼类,适宜生存温度0-36℃,不同鱼类略有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2-30℃。鱼是变温动物,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代谢越旺盛,对溶氧要求高,而水的物理特性导致高温季节池水溶氧偏低,因此,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溶氧特别重要。

  3、氨氮

  我们通常讲的氨氮是特指有毒的氨气(NH3)。氨是在缺氧条件下含氮有机物(残饵、粪便)分解产生,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 NO3- )被反硝化细菌还原生成,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一般是以氨的状态排出。

  氨易溶于水,生成复合物NH3·H2O,pH值增加时氨的比率增加,pH值小于7时,几乎都以铵离子存在,pH值大于11时几乎都以氨存在。水温高时氨的比率增大,盐度高时氨的比例减小,氨和铵离子可以相互转化,铵无毒,而氨对鱼类的毒性极强:干扰鱼渗透压调节系统,易破坏鱼鳃的粘膜层,会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影响鱼类生长和生存。

  池水中氨氮应控制在0.6ppm以下(名优鱼类0.2ppm以下),分子氨应控制在0.02ppm以下。

  降低池水氨氮方法:加换新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盐度等尽可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增加溶氧,加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毒性;泼洒光合细菌、通威饲料伴侣等微生态制剂,直接参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去除过程,增加水中有益菌群,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菌类,优化水体微生态环境。

  4、亚硝酸盐

  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通过硝化细菌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这称为硝化过程。

  当硝化过程受阻时就会引起亚硝酸盐升高,而造成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池水中溶氧不足,另外频繁使用杀菌药造成微生物种群平衡破坏也是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原因。池水亚硝酸盐控制在0.2ppm以下。

  降低池水亚硝酸盐的方法:选择优质饵料,避免过量投喂,减少残饵等氮源。及时清除养殖水体底层的污垢及鱼类排泄的粪便。换底层水,增氧机增氧。定期泼洒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等,分解、矿化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有机酸等有毒物质,转化为藻类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彻底消除这些有害物质,使水体清新、爽活;同时还可抑制有害藻类、病原菌的繁殖。

  5、硫化氢

  硫化氢是在缺氧的条件下,含硫有机物经嫌气细菌分解而产生,或者是在富有硫酸盐的水中,由于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再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都是有毒的,而硫化氢的毒性最强。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H2S形式在。H2S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血液的载氧能力大大降低;另外对鳃和皮肤刺激性强。水中溶氧增加时,H2S被氧化而消失。

  6、酸碱度(pH值)

  池水pH的作用:影响鱼类代谢。影响水体一些物质的代谢过程,包括营养元素或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

  鱼类对pH 值的适宜范围是6.5-9.0,最适范围是7.2-8.5,pH值过高,氨毒性增强,对鳃刺激大;在酸性环境下,鱼血液呈酸性,其携氧能力变差,造成呼吸障碍;致病菌在酸性条件下大量滋生,且很难杀灭,易暴发鱼病。如果池水偏酸,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30-40斤。pH值过高,可全池泼洒明矾,每亩2斤,或泼洒弱磷酸及醋糟。

  7、透明度

  透明度表示光投入水中的程度。25-40厘米较好,低于25厘米,水偏肥,高于40厘米,水偏瘦。透明度适中,水面无浮膜,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多,水质清爽,体现池水“肥、活、嫩、爽”。

  二、水质管理方法

  以预防水质恶化为主,治理水质恶化为辅,防重于治。

  1、合理的放养模式。吃食性鱼和滤食性鱼搭配合理,放养密度适中。密度太小,不能充分利用水体,产量低效益低;密度太大,水体负载大,造成溶氧不足、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2、正确的饲料选择和投喂 。选择氨基酸平衡、能蛋比合理的优质高档饲料,饲料消化率、转化率高。不过量投喂,减少残饵、粪便对水的污染。

  3、正确施肥。不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池水偏瘦时,最好施生物复合肥,量少次多,泼洒均匀,减少对池水的污染。

  4、正确调节池水深度。“深水养大鱼”,3-10亩鱼池水深保持1.2-1.5米,10-20亩水深1.5-2.0米,20亩以上鱼池水深2.5-3.0米。池水太浅,溶氧低,水体载鱼量低,池水太深,易产生温跃层,下层水温、溶氧都很低,对鱼不利。

  5、正确使用增氧机。勤开增氧机,提高溶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

  6、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通威饲料伴侣、光合细菌改善水质,改变池水菌相、藻相,抑制有害菌类、藻类,池水保持“肥、活、嫩、爽”。同时预防疾病,促进鱼类快速健康生长。

  三、养水胜调水

  调水是被动的、应急性、临时行为,当水质出现问题时才采取措施;养水是主动的、经常性、积极行为,根据季节、浮游生物、微生物生长规律,适时补充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池水水质始终维持在良好状态,防患于未然。所以要坚持养水,满足鱼类良好的生长条件。

  鱼类肠道养护

  肠道是鱼类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道有问题,消化差、饲料转化率差,免疫力低下,鱼病随之发生。鱼类肠道养护十分重要。

  一、促进肠道消化酶产生

  食物刺激(诱导)鱼类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消化酶分泌量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完全消化饲料,需补充外源消化酶。消化酶对蛋白质消化是有限度的,有一个最适值,超过此值,消化酶活力降低。因此,投饲要合理,根据不同鱼类及不同生理阶段选择饲料,促进肠道产生适宜的、足量的、有活力的消化酶。

  二、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

  鱼类肠道存在着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为鱼类创造生存微生态环境:辅助消化、抑制外来菌群和寄生虫、提供营养物质,鱼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衍条件,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

  饲料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富含酶、免疫因子,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抑制有害细菌滋生,预防鱼病,改善肠粘膜,绒毛长度、宽度、密度增加,鱼类消化、吸收好,体质好,免疫力增强。富含促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直接提供营养,降低饵料系数。

  三、正确养护鱼类肠道

  1、逐渐添加投饲量,不要频繁变更饲料品种,避免肠道刺激。

  2、投喂饲料“三看、四定”: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七到八成饱,草鱼投喂六成饱,不过量投喂,否则,导致鱼类机械性肠炎(就是长期过量投喂高蛋白高营养饲料,肠道长期处于高兴奋状态或高应激,肠道负担加重,产生炎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伴随其它疾病)。

  3、可以长期饲喂通威饲料伴侣等有益微生物(2-3g/kg饲料),补充肠道有益微生物、分解酶等,改善肠道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

  4、适时投喂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消炎药物,预防病害。

  健康养殖增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精细管理,养好水护好肠。鱼类肠道健康,消化吸收好,体质好,加上池水水质好,鱼摄食旺盛,快速健康生长,鱼产量高,饵料系数低。实践证明,可降低饵料系数0.1-0.15。以主养鲤鱼为例,假设饲料4800元/吨,亩产1800公斤,每公斤鱼节约饲料成本0.48-0.72元,每亩节约864-1296元,相当于每亩增加收益864-1296元。另外,鱼长势快,提前捕捞上市,节约人工和水电费,鱼池周转快利用率高,每亩年产量增加。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鱼类池水饲料消化肠道
鲟鱼养殖常见病寄生虫病防治方法 养殖价值极高的经济鱼类-欧亚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