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几种常见渔用抗菌药物使用误区

几种常见渔用抗菌药物使用误区

发布时间:2016-06-30 00:10:2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一、抗生素与我国的抗菌素类渔药

随着抗肿瘤、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的不断发现,抗生素类化合物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仅仅对微生物的作用范围。因此一般认为,“抗生素”的定义应该是“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它种类生物机能的,是微生物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大多数学者通常将那些完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抗细菌药物以及像酮康唑类抗真菌药物称为抗菌药物,而不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我国现在水产养殖中允许使用的各类抗菌素类药物共有28种以上。分别是:硫酸新霉素粉、盐酸多西环素粉、注射用复方硫酸庆大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红霉素片、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恩诺沙星粉、诺氟沙星粉、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嘿喹酸、恩诺沙星片、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氟甲喹粉、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I型、复方磺胺甲嗯唑粉、复方磺胺嘧啶粉、磺胺对甲氧嘧啶片、磺胺二甲嘧啶片、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磺胺间甲氧嘧啶片、磺胺噻唑片和甲氧苄啶片等。按照抗菌素药物的分类,上述28种渔药几乎含盖了所有抗菌素的种类。

二、渔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呼吁,为控制致病菌对抗菌素(抗生素)耐药性,人类应做更大的努力,追踪和控制耐药性问题的扩散,避免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的危害。由于各种原因,水产养殖业者在使用这些抗生素药物中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1、将抗生素用于病毒病的治疗

将用于对付致病性细菌的抗生素,用于对草鱼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就属于对抗生素药物的“越级”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是“无能为力”的。有人认为将抗生素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有利于防治由于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其实,给予抗生素是很容易导致病毒性疾病的恶化的。这是因为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不但治不了病,还会破坏水产养殖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活动,致使菌群失调,为其他有害菌侵入机体制造机会,从而对水产养殖动物形成继发的“一次感染”。

病毒和细菌都可能导致水产动物发生出血的症状。但是,细菌引起的出血属于败血症,往往伴有溃疡和化脓等症状,使用适宜的抗生素即可对症治疗。而病毒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出血,一般不会伴有溃疡和化脓等症状出现,使用抗生素对这类出血则“爱莫能助”。

2、盲目追求新的抗生素

有些养殖业者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疗效一知半解,当水产养殖动物有了传染性疾病总觉得用新药能使疾病好得快。殊不知这样做会在无形中拔高了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用药的等级,在机体内培养了耐药性超强的菌株,机体也就成了各种细菌的“培养基”。老的抗生素虽然抗菌谱“窄”一些,耐药比例高一些,但是,使用抗生素讲究的是致病菌是否“敏感”,如果“药敏试验”证明致病菌对这种抗生素是敏感的,即使老药也~样可以立“新功”。

目前抗生素已经历了四代变革,每一代针对细菌的疗效不尽相同。能用老药解决的疾病问题,最好不要使用更高级别的抗生素。因为头孢类抗生素药效具有不可逆性,如果曾服用三代甚至是四代头孢类药物,再改服一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具有抑、杀菌效果的药物越来越少的局面。在使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之前,应该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特性,决定不同药物的使用顺序。譬如,将磺胺类和抗生素类等比较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物,而将对已经产生耐药因子的耐药性病原菌也有杀菌效果的合成抗菌药物(如吡咯酸等)作为第二次选择用药物,只对第一次选择药物失去疗效的情况下使用。在决定使用药物的顺序时,最好是能将磺胺类药物作为第一次选择用药,抗生素类药物作为第二次选择用药,而将各种化学合成药剂作为第三次选择用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用药顺序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实践中也不是绝对的。

虽然病原菌对萘啶酸等第二次选择用药物不会产生耐药因子,但是病原菌能很快获得对这些药物的短期耐药性,因此,在实际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时,应该严格控制这类药物的使用次数。当第二次选择用药物失去效果后,还必须从第一次选择使用的药物种类中筛选有效的药物,由于病原菌对药物的耐性程度每年都会不断地变化,当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菌又可以恢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3、用药程序“跟着感觉走”

抗生素用量不足,也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由于养殖业者自行缩短疗程,药量不足,虽然绝大部分“存活能力一般”的细菌会被杀死,少数“强壮”的细菌却存活下来,生成新的菌株,继续繁衍。再次用药时,会杀死其中的大部分,但是,极少数“最强壮”的细菌仍侥幸逃生,生成抵抗力更强的菌株。结果,被这种菌株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就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给予一般的抗生素就可能失去疗效,必须使用更强力的抗生素才能治疗其疾病。

养殖业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细菌也在不断地“锻炼”耐药能力,如果一次不将其彻底杀死,细菌再次传染时,它们对用过的抗生素就会产生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抗生素对这种细菌将彻底失去杀伤力。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限和用量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才获得的可靠数据。因此,养殖业者一定要接受水生动物执业兽医的指导,保证足够的用药量和用药周期,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将致病细菌彻底杀死。

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能抑制或者杀灭致病菌的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是,指望给药后总能药到病除也不切实际。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频繁地更换药物品种,不仅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此外,要避免一旦见效就马上停药的做法。抗生素有其规定的疗程。如果使用后一观察到疗效出现就立即停药,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会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而使病情反复。

 (参考陈昌福老师的《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几个误区》改编整理)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抗生素药物使用细菌
IPA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情况 养鱼创业可靠吗?看湖北马汉华和妻子养鱼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