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以及在越冬与培育时特别注意事项有哪些?

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以及在越冬与培育时特别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02 00:41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罗氏沼虾育苗场需有完整的海、淡水供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以及亲虾促熟培养池、孵化池、育苗池、饵料培养池等设施。

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对虾育苗场设施培育罗氏沼虾苗。

一、亲虾的选择

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亲虾最好引进原种或者跨地域采购、搭配组合。若采用养殖虾作为亲虾则应选留第一批或第二批虾苗养成的虾。

入冬前严格挑选1龄亲虾,选用健康、活力强、附肢完整、体表清洁、规格整齐的虾作为亲虾。雌虾的规格为40~60尾/kg,雄虾的规格为30~40尾/kg;雌雄比例为(5∶2)~(3∶1)。

二、亲虾的运输

亲虾的运输方法视路途远近及亲虾大小、数量而定。

1.尼龙袋充氧运输

适用于少量、长途运输。尼龙袋双层、规格以40cm×40cm×60cm为宜,每袋盛水10~15kg,装虾密度为0.2~0.3kg/10L,充氧密封后装入纸箱。因亲虾的额剑尖锐,为防刺破尼龙袋应在亲虾装入尼龙袋前将其尖端剪去。

2.敞口帆布箱运输

适于近距离运输,帆布箱规格为0.8m×0.8m×1.0m,运输密度为0.5kg/20L,运输途中需不断充气或充氧。

此外,还可用水桶、竹箩等容器进行短距离、小批量运输。大批量运输可用活水车。

罗氏沼虾对水温变化较为敏感,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原生活水域、运输用水和新放养水域三者水温变化不宜太大,水温差不宜超过3℃。

亲虾挑选、运输后要进行消毒,可采用福尔马林100mL/m3浸泡30min,以防亲虾受伤感染发病。

三、亲虾的越冬与培育

1.亲虾越冬池

越冬池为室内水泥池或保温大棚池,配置增温和充气设备。

池面积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面积在50~100平方米,水深1.5m以上,池底平坦,向排水口倾斜,以利排水。

在池底设置隐蔽物和悬浮附着物(网片)以增加亲虾蜕皮时的栖息场所,减少自相残杀。

放养前培育池用浓度为50g/立方米的漂白粉浸泡1~2d,消毒杀菌,洗刷干净后注入新水,以备放入亲虾。

2.培育用水

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水温恒定,以23~30℃为好,pH 7~8.5为宜。采用盐度4的咸淡水越冬,可减少疾病发生并提高交配率。

3.亲虾放养密度

亲虾放养密度根据培育池面积、亲虾的生理状况及个体大小以及饲养管理水平和培育季节而定。

一般越冬期的放养密度为7~10尾/平方米;产卵期为4~6尾/平方米较适宜。池塘设施较好的亲虾越冬池,在池水深50~70cm时,可放亲虾35~45尾/平方米。

4.亲虾管理

当水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

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

防止温度过高造成亲虾性腺发育加速,提前产卵。水温过高可采用冲注低温新水或开启温棚散热等措施降温,水温过低则要做好升温保暖工作。

在亲虾培育过程中,投喂含高蛋白的饵料,同时补充一些含维生素高、纤维少、易于摄食的新鲜瓜菜茎、叶等青饵料,配合饵料、鱼肉、螺肉、青饵料等相间搭配投喂,使亲虾获得全面的营养。

日投喂量为亲虾总重量的4%左右,以每次投喂前检查有少量剩饵为准。

一般每天8:00~9:00、17:00~18:00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要定期清除池底污物与残饵。当气温高时,要注意室内或温棚内的通风换气。

当水体溶解氧量降到3mg/L以下时,要充气增氧。

四、亲虾的产卵与孵化

在育苗前一个月,将水温逐渐提高至25~26℃,同时投喂沙蚕、鱿鱼、小鱼、螺蛳、蚬子等鲜活饵料。

日投饵2~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8%。增加换水量以保持水质清新,促进亲虾性腺发育成熟并交配、产卵。

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4~30℃,最适温为26~28℃。

孵化期间连续不断地充气,使水中溶解氧处于接近饱和状态,供给亲虾和胚胎发育足够的氧气。

抱卵亲虾池要保持安静,不使之受惊,尽量避免捕捉,需要搬动时,操作要小心细致,防止卵粒脱落。

根据卵色可将抱卵虾分成灰色、棕色、黄色3个等级,挑选出来分池饲养。

卵为棕色、黄色的抱卵虾在清水池(淡水)中暂养,此类抱卵虾摄食量较大,约为体重的8%;当卵色转为灰色时,抱卵虾摄食渐少,应控制投饵量。

当卵色由橙黄变为灰色时(一般为产卵后12d),每天加入少量海水,使幼体孵出时池水的盐度达到10~12,以满足幼体孵出时的生理需要,而且能够提高孵化速度。

若将灰褐色卵的抱卵虾直接移入盐度为10~12的半咸水中,经过1~3d即可孵出幼体。

五、幼体培育

在幼体孵出前1周,先将水温升至28~30℃,然后将经15g/m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的抱卵亲虾放入孵化池中孵化,获得受精卵。

将抱灰卵虾移入幼体培育池,待溞状幼体全部孵出之后,捞出亲虾,留下幼体在培育池内进行培育;

或用80目筛绢网做成拉网,将池中的溞状幼体捞出,移至育苗池培育;

或利用幼体的趋光特性,采用光诱法收集幼体,这可避免收集过程中造成幼体损伤,提高Z1的成活率。

1.育苗条件

育苗池为水泥池,配备充氧、加温设备以及进、排水管。池面积10~80平方米,蓄水深度0.8~1m。

同时配备足够的卤虫孵化池(桶)和生物饵料培养池。孵化池培育前均用10g/m3的强氯精消毒。

溞状幼体需在海水中生长发育,可利用天然海水,如无条件,也可人工配制海水(表5?4)。

人工海水配制一般先配成浓缩海水,经沉淀后取其上清液,然后再与淡水混合均匀,配成盐度为12的海水。

表5?4 人工海水配方



2.幼体培育密度

从抱卵虾池中捞出的溞状幼体转移到育苗池中,密度为3万尾/立方米。不同日龄的幼体不宜合并在一起,否则影响成活率。

3.饵料投喂

罗氏沼虾幼体培育时,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性非常重要。

罗氏沼虾溞状幼体间具有相互蚕食的习性,尤其在饵料不适口或不足时,相互蚕食现象严重;

开口的饵料中如果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容易造成溞状幼体的大量死亡或者营养不良,影响其以后生长。

溞状幼体培育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幼体孵出后第2天进入溞状幼体Ⅱ期时要及时投饵,投喂卤虫密度为10个/mL左右,早晚各投饵1次;随着溞状幼体的蜕壳生长,投饵量应增加。

为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饵料供应,蛋羹常被用于作为卤虫无节幼体的部分代用饵料,蛋羹用一个鲜鸡蛋+5g鱼粉+3g田螺肉糜组成,以保证营养的供应。

生产中保持温度在90℃左右、蒸制3~5 min蛋羹即熟,最容易被溞状幼体消化;

蒸制时间过长的鸡蛋在虾体内消化慢,严重影响虾体摄食和育苗水质,育苗成活率低。投喂人工饵料宜少量多次,日投饵4~6次。

4.水环境管理

溞状幼体培育水的盐度为10~12,pH 7~8.5,连续充气,氨氮控制在0.6mg/L以下。育苗适温范围一般为28~31℃,最适温度为24~25℃。

幼体发育较快,有利于加快生产周期和减少死亡率。如需要换池时,两池温差不得超过2℃。

每天上、下午各吸污1次,及时将沉底饵料和污物吸出。吸污中,如有少量溞状幼体随污物流到过滤网中,应及时分离,吸污后将其放回池中。

一般每3~4d换水1次,换水量随幼体培育时间和水质变化而定,一般为水体总量的50%~75%。

在水体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培育形成生物絮团应用在罗氏沼虾育苗中,可以改善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氮,抑制致病菌繁殖,提高育苗成活率(刘杜娟等,2013)。

5.幼体淡化

在水温28~31℃条件下,经15天左右的培育,溞状幼体变态成为仔虾。当90%以上的幼体变态成仔虾,即可进行淡水驯养工作(称为淡化)。

淡化前,停气10~15min,用小抄网先将池内未变态的溞状幼体捞起放入其他相同发育阶段的培育池中继续培育。

淡化时,先将池内水位降低,然后在较浅的一端加入淡水,在另一段吸出咸淡水,保持进出水量基本一致。

一般是3天内分4次加入淡水,第1次加30%,第2次加40%,第3次加50%,第4次加50%,使盐度逐渐降到1左右;水温降低每次不超过2℃。

第4天调整水温后即可出售。

经淡化后出池的罗氏沼虾苗,体长0.7~0.8cm,体质幼嫩,摄食力和抗病力较弱,需要经过1个月左右的虾苗中间培育阶段,待幼虾体长3~5cm、池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集苗计数,放入成虾池养殖。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培育水温运输育苗一般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禁渔宣传及禁渔执法巡航活动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开展渔业标准集中复审和精简整合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