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福建三明清流养鱼也打“环保牌”实现零水体排放

福建三明清流养鱼也打“环保牌”实现零水体排放

发布时间:2015-04-30 08:30:36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连日来,清流县溪鱼产业带头人陈志仁很忙,投资58万元的新型鱼池主体工程已完工,他正与工人一道忙着安装建设投料池和起网设备,准备尝试新的养殖模式
  今春,陈志仁成了清流县沧龙村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由美国大豆协会向全球推广的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他经过学习考察后,自筹资金引进,将原有的60亩鱼塘进行改造,在大池塘的一端兴建6个流水池,供养殖吃食性鱼类。这在我省是首例。
  记者在现场看到,用钢筋混凝土切成的600多平方米新型鱼池,隔成了高3.66米、宽5米的6条水道,池底铺设氧气管增氧。在3个水泥池的尾端有一个收集池,收集池里有一根黑色的管子,管子联通到鱼塘边的一个白色收集塔里。
  陈志仁介绍说:“这6条水道就像6条小河,鱼在波浪中畅游,增加了肉质的鲜美。鱼池尾部的管子主要是收集养殖的废物,通过水流把鱼粪、残存的饲料等推向池子另一侧的集污区,经沉淀,吸污泵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废弃物沉淀进行脱水处理,固体物变成有机肥,脱出来的肥水再流进旁边的花白鲢养殖塘进行物理处理。集污区里剩余肥水与浮游生物一起顺着水流排入花白鲢养殖塘,成为它们的食物,从而真正实现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如果把传统池塘养鱼比喻成“散养”的话,那么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就是“圈养”。从环保角度看,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新养鱼技术有几大优点: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污染;室外工程化养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在流水池中“圈养”吃食性鱼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排泄粪便的范围。回收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就能变成高效有机肥,用于培育蔬菜、瓜果和花卉。这样既可以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耗能和水资源等问题,又能变废为宝,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陈志仁告诉记者:“6个流水池总面积600平方米,约占60亩鱼塘的1%,可养7.5万公斤草鱼。剩下的99%水面全部用于养花白鲢等进行循环、净化。按照估算利润比散养高出20%;但用药量仅为传统养殖的1/500。”
  “我先做实验,成功后,再带动其他养鱼户跟着做。”陈志仁说。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养殖收集流水养鱼进行
什么是 小龙虾 ? 塘鱼施肥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