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5-10-13 10:3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1、流行情况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是虹鳟鱼苗、幼鱼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国,是世界性鱼病,在我国流行于台湾、东北、山西、山东、甘肃和北京等地,是鱼类口岸的第一检疫对象。该病主要危害溪鳟、虹鳟、克氏鲑、银大马哈鱼、枇杷鳟、红大麻哈鱼等鱼苗和幼鱼。主要危害14~70日龄的鱼苗、鱼种,开食后2~3周的鱼苗发病率最高,往往属急性流行,死亡率高达50%~100%,而20周龄以上的幼鱼一般不发病。

    该病常在水温10~15℃时流行。10℃以下或15℃以上发病少,而且病情较轻,死亡率低。发病后残存未死的鱼,可数年以上乃至终生成为带毒者,并通过粪便、鱼卵、精液排出病毒,继续传播。

    2、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制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应用病毒学检测方法对引进的亲鱼和鱼卵等进行检疫,不将带有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亲鱼输出或运入。

    (2)发眼期卵用伏碘(PVP-I,商品名为10%复方皮维碘溶液)配成含有效碘50毫克/升的浓度(10升水中加入50毫升的PVP-I液)浸洗15分钟,如水的pH值高,则需用60~100毫克/升。

    (3)疾病早期用PVP-I液拌饵投喂,每千克鱼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连喂15天,死亡率可降低。

    (4)每万尾0.4克左右的仔鱼每天投喂24毫克植物凝集素(PHA),分2次投喂,连喂1周为1个疗程,且有一定的效果。

    (5)可将病鱼放在低于10℃的水环境中饲养,或将发病池水温提升到18℃以上,从而可以控制此病的发生。

    (6)用大黄等中草药拌饵投喂,有一定防治效果。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流行以上发病病毒危害
秋繁鱼苗把好五个步骤 “活化石”腔棘鱼及祖先都有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