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北方地区塑棚养殖革胡子鲶技术

北方地区塑棚养殖革胡子鲶技术

发布时间:2016-03-06 01:42:11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耐低氧、疾病少、适应性强等特点。池塘养殖革胡子鲶一般亩产2000—300O公斤,但由于该鱼耐寒能力差,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生长期较短,只能春放秋捕,集中上市,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近几年,我们利用塑料大棚养殖革胡子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方式延长了鱼的生长时间,克服了池塘养殖必须秋季集中上市的弊端,亩产量高达2—3万公斤,亩收入4-6万元,是普通池塘养殖效益的5—10倍。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合理安排养殖周期。

  革胡子鲶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经80—100天饲养就可达到商品鱼规格。在塑料大棚内革胡子鲶的生长期为3一l1月,因此,一年可养2茬以上。一般3月份放养越冬鱼种,到7月即可养成上市,接着再放养春繁鱼种,到10月份即可达到商品鱼规格。这样养成的第一批鱼正赶上鱼市淡季,价格高,销路好。养成的第二批鱼可留在大棚内越冬,拖过鱼市旺季,到春节前后销售,以满足节日供应,提高经济效益。

  二、做好鱼种放养工作。实践证明,放养革胡子鲶鱼种的规格越大,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这是因为大规格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躲避敌害的能力强,相互残杀较轻,成活率高。结合养殖成本全面考虑,笔者认为放养12厘米左右的鱼种为宜,放养量为每平方米20—30尾。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否则,会加剧互相残杀的机会,降低成活率和商品率。

  三、做好投饵工作。革胡子鲶养殖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饵料系数一般为2.8—3。该鱼摄食量较大,若投喂不足,不仅影响生长,还会增加相互残杀的机会。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5—10%,一天投喂2次,上午8点左右一次,约占日投饵量的40%;下午6—7 点钟一次,约占日投饵量的60%。革胡子鲶有夜间觅食的特性,所以,特别是第2次投喂,一定要投足喂饱。当水温降至15℃以下,进入越冬期,鱼的摄食量减少,可以少投饵,也可一天只投喂一次。

  四、调节好水质。革胡子鲶生长旺季食量大,排泄物多,耗氧量大,水质易变坏,所以,每周应至少冲换新水一次,换水量为每次20—30厘米。并定期泼洒20ppm的生石灰水,使池水保持清新嫩爽,防止因水质恶化而 引起鱼病和影响摄食生长。

  五、提高棚内水温,延长适宜革胡子始生长的时间。革胡子鲶耐低温能力较差,适宜摄食生长的水温为15—35℃,最适生长水温为20—32℃,15℃以下摄食量减少,低于7℃就有冻死冻伤的危险。塑料大棚养殖革胡子鲶的突出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大棚积温保温条件较好的特点,提高池水温度。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只要堵好放风口,晴天日出后拉起草帘积温,傍晚盖好草帘保温,在无其他加热条件的情况下,一般棚内水温可保持15℃左右,就是有寒流天气,水温也能保持13℃,可使革胡子鲶安全越冬。每年3月下旬水温可升到29℃以上,革胡子鲶进入正常摄食生长阶段。利用塑料大棚,使革胡子鲶的适宜生长时间较常规池塘养殖延长了4个多月,从而为一年2茬养成创造了条件。

  六、搞好鱼病防治。革胡子鲶虽然病害较少,但在大棚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由于生产管理不当,有时也会引起鱼病。常见的有以下3种:

  1、肠炎病:原因是由于不能“四定”投饵,或突然改变饵料品种。7—8月份摄食旺季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预防方法:一是“四定”投饵。二是全池泼洒 lppm的漂白粉或20—30ppm的生石灰水。治疗多用呋喃唑酮或黄连素15克拌入50公斤饵料中投喂,或用大蒜、食盐各250克拌入50公斤饵料中连喂3天。

  2、红鳍红身病:此病多为换水不及时,水质污染,或换水温差过大,细菌感染引起。防治方法是:及时换水,换水时温差不要过大。或用漂白粉、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结合投喂呋喃唑酮药饵综合治疗。

  3、水霉病:低温季节,由于鱼的密度过大,鱼体受伤,水霉菌入侵感染而引起,此病危害较大。防治方法:一是操作时尽量减少鱼体受伤。二是定期全池泼洒0.1—0.2ppm的水霉净。三是用2ppm的五倍子熬汤全池均匀泼洒。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胡子生长养殖水温放养
哈尔滨2家经销过期海参商家被查处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