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鱼类常见病

鱼类常见病

发布时间:2016-03-24 02:13:30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报道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由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引起。病鱼体内外全身充血、出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红色腹水,严重贫血,肝、脾、肾肿大,有的鳞片竖起,肛门处拖粘液便等等,症状表现多样化,有时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呈超急性感染。鲫、鲢、鳊、鲂等多发。

 草鱼、青鱼出血病
  由出血病病毒引起。病鱼的体色发黑,体表及内脏各器官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充血、出血,淤血明显。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病鱼严重贫血,鳃常呈“白鳃”。流行于水温20-33摄氏度,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摄氏度;但当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低至12摄氏度及高至34.5摄氏度时也有发病。

 鳗狂游病
  由冠状病毒样病毒引起。病鳗在水中上下乱窜、打转狂游,张口;肌肉痉挛,在胸部有明显擦伤,严重时可见穿孔;肝脏肿大。危害非洲鳗、欧洲鳗及日本鳗;流行于5-10月,7-8月为发病高峰,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高。体重100-150克的当年鳗及400克以上的2龄鳗均易发病死亡。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
  初步查明是病毒,病毒颗粒的截面呈六角形。病鱼严重贫血,鳃及肝脏的颜色苍白,并常伴有腹水,肝脏有淤血点,肠内充满淡黄色粘稠物。病毒在鳜鱼体内可长期潜伏,一般流行于5-11月。

 细菌性烂鳃病
  由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危害草、青、鳜、加州鲈、鳗、鲤、鲫等多种淡水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在15-30摄氏度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 

 细菌性肠炎病
  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等引起。肠壁充血发炎,肛门红肿;2龄以上的大鱼易患病。严重时,更有腹水,肠壁呈紫红色。危害草、青、月鳢、加州鲈、罗非鱼等多种淡水鱼的鱼种至成鱼;全国都有发生,是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溃烂病
  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引起。疾病早期,体表病灶部位充血,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病灶烂成血红色斑状凹陷,严重时可烂及骨骼。该病发生在养殖密度高、饲养管理不善、水质差、水温变化大、鱼体受伤、鱼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从鱼种至成鱼均受害;主要危害罗非鱼、加州鲈、大口鲶、斑鳢、月鳢、鲤等淡水鱼。在疾病早期,将病鱼移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否则疾病会日益严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鱼类寄生虫病
 

 车轮虫、小瓜虫
  症状:主要寄生于海、淡水鱼的鳃和体表。导致鱼体粘液增多或呈白点状。呼吸困难、狂游,晚间跳跃。
  防治:可水体泼洒CuSo4:FeSo4(5:2)0.7ppm,或原虫必杀等杀虫剂,也可结合口服杀虫药治疗。

 指环虫、三代虫
  症状:主要寄生于四大家鱼,鲤、鲫、金鱼的鳃、体表和鳍上。近年来也在加州鲈等名优鱼上发现。
  防治: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或蠕虫必杀。但鲈鱼对此类药敏感。也可结合口服杀虫药治疗。

 绦虫
  如鲤蠢,许氏绦虫,舌壮绦虫,头槽绦虫等,主要寄生在鲤、鲫、草、青等鱼类的肠、腹腔等处。可以用口服杀虫剂进行控制。

 线虫
  如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等100多种,主要寄生于四大家鱼、鲮、鲤、鲫和黄鳝等的肠、鳍、甚至鱼鳔等处。可结合水体杀虫,同时口服杀虫药进行治疗。

 中华蚤、锚头蚤、鱼鲺
  广范寄生于四大家鱼、鲫鱼等鱼类的鳃和体表。可用鱼蚤必杀或菊脂类渔药进行防治,也可口服杀虫药.

                            南方渔网编辑:乔乔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严重引起水温流行病毒
金鱼十二月令饲养表 鱼苗的早春投喂现状和澳华驯化料的特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