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乌鳢的养殖实用技术

乌鳢的养殖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6-04-01 02:27:09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报道 
乌鳢属鳢科鳢属,俗称黑鱼、乌棒。它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钙、磷、铁、灰分等营养成分。“生炒鱼片”、“黑鱼两吃”是闻名江南的名菜。我国两广、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的人民认为“生鱼葛菜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拔毒生肌的功效,是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颇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乌鳢畅销国内外市场,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各国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成为我国外贸出口重要水产品之一。

1 养殖优点

苗种来源广。最早是从水草丛生的河流、湖泊、沟渠中捕捞,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育苗。乌鳢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速度快,当年的早苗可以养成商品鱼。因此,资金周转快,养殖密度高,产量高。1亩水深1.5m的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一9000尾,产量可达4000一5000千克。疾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损失小,便于远距离销售。

2 养殖方式

2.1 集约化养殖

养殖设施及准备 土池、石砌池、土底旧鳗池均可养殖,要求水深1.5—2m,池深2—2.5m。面积1—2亩。鱼池的进排水口做好防逃设施。池的四周种上宽0.8一1m的水草带。在养殖前15—20天,亩施生石灰100—150kg彻底消毒。

鱼种放养 选用体长1Ocm以上(最好是16—20厘米)的隔年鱼种。平均水深在1.7—1.8m,体长10—14cm的鱼种,每亩投放9000—10000尾;体长16—20厘米的鱼种,每亩投放8000尾。鱼种下池前,一般采用3%一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放养入池。

饲料种类 鲜动物饲料主要采用海、淡水小杂鱼、虾为主。也可用畜禽屠宰的下脚料、蝌蚪、蚯蚓、蝇蛆、鲜鱼糜与粉状配合饲料(6:4)、浮性颗粒饲料。

投饲 在投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将隐蔽在水草下的鳢集合到食台周围,容易形成抢食的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饲料浪费。投饲量为鱼体重的6%一10%,随着鱼体长大而投饲量逐渐下降到6%左右。投喂方式以逐渐投喂效果较好,饲料浪费少,直至不吃为止。

采用鲜血糜与粉状配合饲料投喂,须搭食台。寓池边1m处,用毛竹桩支撑,距水面下20—30cm,绑上聚乙烯网片,宽1m,长3m。定期清洗食台。同样采取边吃边投的方式投饲。

日常管理 观察鱼的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情况。每周换水1/3,15天大换1次,换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10天一大换。鱼池进排水口须安装结实的防逃网。池埂须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

成活率与产量 放养体长1O厘米以上的鱼种,经11—12个月的(包括越冬期)养殖,成活率为75%一80%均重0.5—0.7kg,亩产可达4000—5000kg。

2.2 池塘混养

家鱼池的要求 主养家鱼的池水要肥而新,底部有适当的淤泥,但不能过厚,以保证起捕。塘埂要高,安置拦鱼设施。

鳢种放养 投放乌鳢苗种的规格一般为家鱼种的1/3—1/2的长度为宜。年初投放最佳规格为50—150g的隔年鱼种,体重可达0.6—0.75千克,成活率可达90%以上。家鱼鱼种可出口,规格在0.25kg以上为宜。5—6月投放乌鳢种最好是体长8一1Ocm鱼种,成活率可达75%,规格可达0.5kg。体长3—6cm的亩放60—100尾;8一1Ocm的亩放40—50尾,12cm以上亩放30—40尾。

饲养管理 在鱼池的四周种植60—80厘米宽的水草带,作为乌鳢的隐蔽物,利于自繁鱼的产卵繁殖和乌鳢的捕食。适当增加家鱼的投饲量,促进自繁品种或和杂鱼的繁殖,既可增加乌鳢的活饲料,又可保证养殖家鱼的正常生长,并投放一些自繁的种类(鲫、罗非鱼、麦穗鱼、餐条等),让其自繁,增加活饵料。

                                             编辑:王宇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饲料以上养殖投放可达
110公斤河豚在水产城公开叫卖 监管部门紧急查处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举办“互联网+海洋”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