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鱼种培育的技术措施特点

鱼种培育的技术措施特点

发布时间:2015-06-19 01:32:53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鱼种培育阶段,尤其是夏花(乌仔)下塘到驯化集群摄食颗料饲料的前期阶段,鱼苗具有个体小,适口饵料少;食性由幼鱼转为成鱼,食谱逐步由狭转宽;群体间易因吃食不均而造成个体大小差异;生长快,新陈代谢水平高,对水质要求高,如环境不适,易患鱼病等特点。在生产上,常采用综合培育技术措施,来提高鱼种培育的规格和成活率。本文主要介绍鲤鱼种的培育技术特点,供参考。
  一、选择合适的池塘,彻底清塘,培育大型浮游动物。
    鱼种塘的面积2—5亩为宜,水深1.5—2米以上,塘泥10—2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高产塘要求配备增氧机。夏花(乌仔)放养前10—15天,一般亩用生石灰75公斤干法清塘。底泥较厚的塘,可加大用量。使用市售商品清塘药物时,要按说明进行,必须试水后放鱼。鲤鱼等吞食性鱼类在鱼种培育前期喜食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放养前培养好水质对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保证鱼种的规格整齐很重要。
  清塘后,根据池塘底泥确定基肥的用量,一般亩施200—500公斤发酵好的有机粪肥(鸡粪、奶牛粪) 2—3天后,加水至 60-80厘米左右,注水时一定要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培养池水至水蚤成团,早晨蚤体不呈红色为度。如果池中水蚤过多,可以采用注水或换水的方式调节,不可滥用药杀。夏花(乌仔)下塘后,用有机肥或化肥调节水质维持水质的肥度,保证水中溶氧充足。用化肥调节水质根据水质情况每次每亩施尿素2—3公斤.同时施1—3倍的过磷酸钙,分别充分溶解,全池泼洒,一般鱼池中均缺磷,过量施用氮肥易使水质老化。如能培育好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饵料,做到在天然饵料高峰期下塘,一般能在夏花(乌仔)下塘后7—10天内不投喂。水蚤高峰期的延续,除施肥外,注意要定期注水,每 3—5天注水10—20厘米。
  二、鱼种的合理放养 
    清塘后10—15天,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达到高峰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夏花(乌仔)的放养对于提高鱼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保证整齐的规格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清塘一周后就会有很多有翅目昆虫飞入池内,夏花(乌仔)放养前,应用密眼网拉网清除,不仅可清除敌害生物,而且还可搅动塘泥和粪肥,利于肥水。夏花(乌仔)亩放养量一般在4000—5000尾。搭配白鲢2500—3000尾,花鲢800—1000后,可根据饲养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具体放养量,同时注意主体鱼早放养,避免主体鱼和搭配鱼在饵料上竞争。夏花(乌仔)下搪前要进行鱼体消毒。搭配鱼种,花鲢与鲤鱼等在饵料上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故多放花鲢的池塘,鲤鱼的饵料系数增高。鲤鱼种培育池中一般也不搭配草鱼。
  三、驯化、饲喂 
    夏花(乌仔)下塘一段时间后,发现池中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水蚤)明显减少时,即可开始采用粉状饲料进行驯化。下塘后的夏花(乌仔)经过一段时间的天然饵料生物培育,会出现一个突长期,经驯食集中上浮摄食时,即可投喂鱼种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逐渐降低,直至降到投喂成品料,以降低饲料成本。确定饲料粒径,要以较小鲤鱼种能顺利吞食定标准,过早加大饲料的粒径,易造成鱼种规格不整齐。秋季应适当延迟停食的时间,停食过早鱼体易消瘦。10月份水温下降后,鱼种多在水面以下摄食,或者在水底摄食,不能因为不到水面抢食就停止投喂,要不断减少投饲量和投喂次数,当水温稳定在8—10℃以下时,方可停食。这样做可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保证春片鱼种体质健壮。  
  四、水质管理、防病
    夏花(乌仔)下塘后,每隔5-7天加水1 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7月中旬前加到最高水位。同时要及时换掉部分老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为佳。进入9月份后,要减少注水次数,但要保持高水位,防止水温下降过快,以延长生长期。设增氧机的池塘,要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和调节水质,不可把增氧机当救鱼机来使用 。鱼种生长迅速,放养密度比较高,在养殖季节易患病,尤其是细菌性流行病,一旦患病,轻则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重则影响池鱼生命。利用药饵和常规防病措施预防鱼病的发生,是鱼种培育管理的关键措施,尤其在高产池塘中更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夏花培育放养一般饲料
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模式 乌鳢(黑鱼)腐皮病介绍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