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西北地区草鱼鱼种培育技术

西北地区草鱼鱼种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2015-10-31 00:38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西北地区草鱼因喂养成本低,消费大众化,一直是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但草鱼病害较多,鱼种培育过程中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宜于本地的较为规范的技术措施。2003年在温泉乡蔡家河村进行培育(夏花一春片),取得了良好效果,归纳如下与同行交流。

一、技术措施

1、鱼池条件

鱼池面积2--5亩,水深1.5--2m,长方形、东西走向、土池、塑料薄膜铺底防渗,薄膜上覆土25cm,注排水方便,水源为河水,水质良好。

2、池塘消毒

池底留水7一1Ocm,生石灰每亩用量75kg,先在池底挖几个浅坑(防止刺破塑料),待吸水散开未冷却时向全池泼洒,泼洒
均匀,曝晒一周左右。

3、基础饲料生物培育

清塘后2天,亩施奶牛发酵粪200kg,至1周左右注水0.6m,注水口要用细网过滤。

4、夏花鱼放养

4.1 放养密度:亩放养0.6--0.8万尾

4.2 混养模式:草鱼60%--70%、鲂鱼5%一10%、鲤鱼5%一10%、鲢鱼10%--20%

4.3 下塘:下塘时“缓鱼”处理,并用浓度4%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鲢鳙下塘比草鲤迟15天左右。

5、饲养管理

5.1 建食场:用竹竿搭成三角形框,将鲜嫩青草打碎投入框内。

5.2 饲喂

5.2.1 精饲料:豆饼50%(当地新鲜大豆榨油取饼)、菜子饼15%、小麦麸25%、黑面10%等100kg混合料加食盐1kg,按说明添加微量元素,粉碎加水打成糊状、含水50%一60%,直接投喂,投喂时设多个滩,以1—2小时吃完为宜。

5.2.2 青饲料:将花蕾期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红豆草和禾本科杂草如三菱、冰草等混合用机器打碎或轧短,豆科牧草占40%左右,投入食场,以1—3小时吃完为宜。一般先青后精,日喂2次,上午9时,下午4时。

5.3 施肥:每10--15天施一次肥,亩泼粪肥50kg左右,使池塘透明度保持在30--35cm。

5.4 注水:根据水质肥瘦、天气情况、鱼池水位等情况适时注水调节。

5.5 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和生长情况以及水质情况,清除敌害生物,确定注水时间,检查鱼的吃食情况,确定饵料增减。

6 防病:鱼病流行季节做好鱼池、食场、饵料网具及投饵工具消毒,消毒方法:鱼池、食场一般用生石灰装人竹网筛在鱼池遍拉消毒,20天左右一次,大蒜素拌饵预防草鱼肠炎,每100kg饲料拌大蒜素1kg,连续3天,每20天一次。网具及投饵工具在阳光下晒干备用。发病时对症用药治疗。

7、筛选分塘:鱼种培育过程中进行几次拉网检查,把规格不一的鱼种筛选后分塘,对小规格鱼加强投喂。

8、并塘:时间10月底,水温降至8℃—1O℃,将同规格鱼并人越冬池中,越冬池水深不低于1.5m,能随时补水越冬池每m3水体可放鱼种1kg。


二、运用结果

2003年武山县温泉乡蔡家河村遵循上述操作技术在20亩鱼池试验运用。

三、分析讨论

1、草鱼成活率达58%,且达到预期规格,操作技术可行。

2、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大面积疾病,与水质有很大关系,该区水源为上游山间溪流形成的河流,水生生物丰富,流程短,无污染,换水次数多,保持了水质的“清、新、爽”。

3、鱼苗人池前,对鱼苗消毒彻底。

4、青草病源少,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高,有利于幼鱼营养需要。

5、精粗搭配,锻炼了草鱼的消化功能。

来源自网 草鱼频道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鱼池草鱼左右消毒水质
浅析春夏之交华中地区草鱼疾病的复杂性 冷冻鳝鱼片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