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鱼类养殖牙鲆鱼病诊断

牙鲆鱼病诊断

发布时间:2016-04-22 00:01编辑:水产百科归类:鱼类养殖
    近十几年来牙鲆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最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域环境尤其是水质的变化、种质退化,再加上管理不善、饵料质量的不稳定,使牙鲆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成活率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效益。如何提高牙鲆疾病的诊断技术,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笔者根据多年来在河北省沿海各工厂化养殖牙鲆现场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对养殖者的查询及亲身经历工厂化养殖牙鲆疾病发生状况、流行情况,参阅国内外科技文献,以牙鲆疾病诊断为题材,概略介绍鱼病诊断步骤(见图1)及养殖者在进行鱼病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1 问诊(重要而困难的诊断技术)     所谓问诊就是情况(信息)收集。通过从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和发病经过等情况来推测是否是传染病,从而开始进行必要的检查。尤其是针对环境性或营养性(饵料性)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时,从问诊中可获得很多重要情况。然而用不能起重要作用的病死鱼,由诊断委托者来说明发生的异常状况,要获得较准确的情况实际上是很困难的。由饲养者本人来述说养殖鱼所发生的异常状况后到委托诊断这一过程是比较容易的,但向诊断单位(机关)送检病鱼往往不一定是养殖者本人。为了防止养殖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人员送检病鱼时由于其了解情况不足而误诊,这就需要诊断单位提出要求,由养殖者本人提供记录“必要情况”的“病鱼诊断委托书”。当然如果养殖者本人漏忘日常环境测定(水温和溶氧等),那就很难提供正确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鱼病诊断成功与否是由诊断委托者提供的情况来决定的。     2 外部症状的观察(不要忘记对无眼侧观察)     在观察症状前要测定牙鲆病鱼的体重和体长。这些数据不仅表示发病鱼的规格,而且和养殖密度与肥满度的计算值结合起来,可以作为养殖状况指标。     首先观察外观症状(是否有腹部胀满和发育不全等),肛门(有无出血和肠脱出等)和眼球(是否有充血和突出等)的症状,同时观察体表和鳍表皮脱落、出血、糜烂等形成的患处有无新贝尼登虫等肤虫寄生。对牙鲆这样的鱼类进行外部观察时一般从有眼侧开始,但不要忽略对无眼侧的观察。对牙鲆不用剖检就可以从无眼侧观察到脑和肌肉的出血等症状。如果在体表和鳍上发现有小水疱样的异物形成的话,可疑为患淋巴囊肿病。如果有表皮脱落,可从患部取下部分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灭菌海水用相位差显微镜观察可发现滑走细菌和鱼波豆虫、嗜腐虫(盾纤毛虫)等寄生物。     诊断鱼病所采集的样品应是新鲜的死鱼、濒临死亡的鱼、症状较轻的鱼。但如果送检的方法不当的话也会影响对症状的观察。如果在送检过程中保冷不充分,样品会变质影响诊断,如将病鱼浸泡在淡水中会使寄生物脱落。饵料和添加物进入空容器后会使饵料微粒等粘附鱼体表患处,经常会影响对寄生物的观察。因此应采取加适量海水同时按不同个体放在清洁的塑料袋中,密封,同时和保冷剂一起放在保冷箱中防止温度上升进行送检。     3 内部症状观察(必须观察鳃)     开始解剖前先将病鱼口开大,用肉眼确认口腔内有无新异沟虫成虫。然后打开鳃盖或切下鳃盖观察鳃盖内侧(有无出血、溃疡等)、鳃(是否褪色、腐烂等)的症状。鳃是能获重要诊断情况的器官。不管是否有症状,必须用显微镜观察。如果牙鲆的个体小要切下每个鳃弓。如果牙鲆个体大可以从鳃弓上切取鳃瓣,用检查体表患部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仔细检查对鳃有影响的寄生物(滑走细菌,鱼波豆虫、淀粉卵涡鞭虫、白点虫、嗜腐虫等)。     如果鳃瓣上有大量黑褐色斑点,有可能是真鲷虹彩病毒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可传染性疾病,此时需再进行病毒检查。另外在观察到鳃瓣血管内有气泡时,在考虑到环境情况等基础上可诊断为气泡病。     最后是对病鱼进行解剖,开始观察内脏各器官(剖检)。剖检进行各种病原体检查,注意不要由解剖器具污染病鱼脏器。将病鱼体表用70%的乙醇等消毒后,特别注意不要伤及消化器官小心仔细地剖开病鱼的腹部,使内脏各器官露出。对那些有腹部胀满和肠脱出等外部症状的个体,由于可能有腹水和气体滞留,所以在进行解剖时更要慎重。解剖后要对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生殖腺和消化道等主要脏器的症状进行观察。根据需要可使病鱼的脑和适当部位的肌肉露出进行出血症状的观察。对于发现在体表和鳃上寄生有嗜腐虫的病鱼的群体还要采取一部分脑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来确认是否有嗜腐虫侵入脑组织。     4 病原体的检出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是原因不同的传染病也会出现相类似的内部症状。例如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也有腹水滞留、患真鲷虹彩病毒病的病鱼脾脏也肿大,患链球菌症的病鱼肝脏也淤血等这些症状也都可在患爱德华氏菌症的病鱼观察到。因此往往等待病原体检出后再进行综合诊断来决定属于哪种病。当然也可以根据症状将疾病范围集中认定到某种程度,再加上通常的病原体检查,进行选择性的选项检查是必需的作业程序。     由症状等设想已知的疾病时多会省略对内脏标本的观察。但对原因特定困难和预料的病例用通常的病原体检查检出困难时,对这类疾病的检查需要制作显示症状组织的涂抹标本等并进行适当的染色后再进行显微镜观察。目前已知的牙鲆病原菌几乎都可用琼脂培养基等分离培养。细菌的分离培养原则上可在所有的病例上实施。进行细菌分离的部位基本上是从肾脏分离,但根据需要也可从脑部进行分离。将分离出来的细菌在25℃ 经1~2d的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增殖。被分离出来的细菌如果是已知的病原体,可通过抗血清凝集反应鉴定出菌种,再用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就可获得找出对疾病采取对策所需要的情报。也可用萤光抗体法和PCR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从病鱼组织检出病毒性疾病(真鲷虹彩病毒病等),但因为需要用确定的细胞株进行分离培养证明病毒病例,所以要将病毒检查日常化,那就需很多劳力,因此只有在养殖场需要判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和病鱼的症状时才实施病原病毒检查。     在养殖场对牙鲆疾病诊断过程中约有25%是病因不能特定的病例。和过去相比较鱼病检查技术虽然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原因不明的疾病病例并没减少。在诊断方面由于没有从养殖者本人获得足够情报信息是主要问题。如果亲自到养殖现场就能获得详细的情况和新鲜的病鱼,需要反省的是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使得在实验室内分析的时间增加而直接到现场调查的次数急剧减少。要正确地诊断必须到养殖现场观察。表l是牙鲆主要疾病的发生时期。图l是牙鲆疾病的诊断程序。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观察症状进行诊断养殖
浙江临海市政府督查春节前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黄颡鱼8种常见疾病症状及具体防治措施